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的地貌有
①沙丘 ②海蚀崖
③三角洲平原 ④风蚀蘑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①风力作用
②波浪侵蚀作用
③流水沉积作用 ④冰川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6-20 09:03: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共14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中A山海拔2180米,具有顶平、坡陡的外观特征。A山顶部长约14千米,宽约5千米,主要由砂岩构成;山下生气盎然,猴子的吱吱叫声和金刚鹦鹉的鸣声此起彼落,四周覆盖着棉花糖般的云,边缘攀爬着前所未见的热带植物,上百条瀑布飞溅.
(1)解释A山形成“顶平、坡陡”外观特征的地质过程。(2分)
(2)据图简述A山山顶气温特点,并简析其成因。(8分)
(3)简述A山多瀑布的原因(提示: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来分析。)(4分)
同类题2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
A.a处于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B.b处于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C.a处于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小题2】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
A.阻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B.降低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
C.减少耕作地坡度,防止土壤流失
D.提高植被覆盖,改善局地气候
【小题3】古印加文明分布于秘鲁山区,据图推测其中的原因应包括
①山区海拔高,气候凉爽
②山区冰川融水量大,河谷水源充足
③山区地形崎岖,利于防御
④山区为河流源头,水运便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同类题3
外力作用是削高填低,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的主要动力的结果,但其形态的变化往往促使我们做更具体的分析。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选项与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同类题4
埃及费拉菲拉沙漠区有一片屹立在坚实的土层之上的、仿佛沙雕一样的巨大的蘑菇群岩层,被当地人称作“蘑菇沙漠”。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蘑菇沙漠”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风力侵蚀
B.流水堆积
C.岩层挤压
D.火山喷发
【小题2】温室大棚是目前进行蔬菜反季节种植的主要技术手段。温室大棚中CO
2
增加,可提高蔬菜生长速度,原因是( )
A.CO
2
能防止病虫害发生
B.CO
2
的保温作用可提高夜间温度
C.CO
2
可提高土壤的肥力
D.CO
2
是蔬菜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同类题5
塑造华北平原的主要外力是: ( )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