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判断图中山脉A的成因是( )
A.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张裂而形成
B.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形成
C.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张裂面形成
D.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8-31 06:35: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根据宋朝哲学家朱熹《朱子语类》中的“常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乃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变而为刚”。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可演变为岩石
B.泥土不可能演变为岩石
C.螺蚌适宜于高山生长
D.不存在地壳升降运动
同类题2
读我国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地貌的形成,主要和下图(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哪个作用有关( )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钻石是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单质晶体。A国被称为“钻石之国”,约有1/3的人口从事钻石采集,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河滩地带,河流汛期之后往往是钻石采集的高峰。钻石的出口为该国带来了财富,而这个国家却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1)每年5—10月为A国的雨季,降水丰富,说明此时降水形成的条件。
(2)写出钻石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分析该国钻石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自然原因。
(3)当地人在河流汛期之后进行钻石的采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同类题4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
A.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
C.地表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
D.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
【小题2】图中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雨水
B.海水
C.河流水
D.地下水
【小题3】图中新月形沙丘( )
A.1-4月移动速度快
B.缓坡大致朝向东方
C.陡坡风力大于缓坡
D.缓坡降水多于陡坡
同类题5
中国的黄土沉积被称为自然环境变化的一本“历史书”。有地质学家猜想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演变经历过由巨大湖泊到林木茂密到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综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上述猜想推断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经历过()
A.风力搬运---风力沉积---固结成土---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流水沉积---固结成土---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地壳下陷---流水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土---地壳抬升
D.风力侵蚀---地壳下陷---流水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土
【小题2】人们发现在黄土部分分布区出现了泥层中夹杂砾石层的现象,关于其成因推断可信的是()
A.某些年份气温升高,冰川搬运砾石沉降
B.某些年份风力强劲,搬运颗粒较大的石块
C.某些年份气候干旱,风化作用使岩石崩解
D.某些年份暴雨季节,山洪携带粗砂石沉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