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①——变质作用
B.②——重熔再生
C.③——冷却凝固
D.④外力作用
【小题2】主要由④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
B.
C.
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8-27 12:22: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中甲、乙代表某种岩石或岩浆,箭头代表不同的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乙岩石中含有化石,则箭头表示()
A.冷却凝固
B.变质作用
C.重熔再生
D.外力作用
【小题2】如果箭头表示重熔再生,则甲来自于()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D.地表
同类题2
读某区域等高线和地层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处地貌( )
A.向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背斜成山
D.背斜成谷
【小题2】乙处( )
A.是李家庄良好的引水源头
B.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和甲地地势差异主要是内力形成
D.侵蚀作用明显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略图,该地区最大海拔高度为268米,读图回答。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两地的地貌类型及判断理由。
(2)简述图示地区村落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根据图示相关信息,说明图中西部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4)简述C地周围灌渠发达的原因。
同类题4
某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及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图中西北部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
C.地壳运动
D.流水搬运
【小题2】成都平原的成因
A.流水冲积
B.地壳下陷
C.冰川堆积
D.流水侵蚀
同类题5
(12分)下图为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1、
材料2、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整个山体呈圆锥状,一眼望去,恰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它。
(1)材料1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3分)
(2)比较材料1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5分)
(3)根据材料2,简述日本富士山的形成过程。(4分)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内力作用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