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吐鲁番火焰山由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和田玉由镁质大理岩与岩浆接触交替变质而成,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浅水河滩是玉石富集区。图a为新疆地形图,图b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火焰山、和田玉的岩石分别与图5中序号相对应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拾玉的重要地段和最佳季节是
A.甲
B.丙
C.夏季
D.秋季
【小题3】形成火焰山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物理风化
D.风力侵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9-01 04:46: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7年暑假,小明同学在贵州某地户外探险时发现一块带有花纹的岩石,后经查询资料得知,岩石上的花纹实为2亿多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海百合化石(左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岩石类型属于右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该岩石从开始形成到重现地表,大致经历的地质过程最有可能是
A.地壳下沉、沉积、地壳抬升、侵蚀
B.地壳下沉、侵蚀、地壳抬升、沉积
C.沉积、地壳下沉、侵蚀、地壳抬升
D.侵蚀、地壳抬升、地壳下沉、沉积
同类题2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许多块。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甲地与丙地分别形成
A.海沟和岛弧
B.海沟和褶皱山
C.海岭与岛弧
D.海岭与褶皱山
【小题2】甲、乙、丙、丁四地形成最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图中最容易发生火山、地震的是
A.甲乙
B.丙丁
C.甲丙
D.乙丁
同类题3
图A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甲处石柱林立、排列整齐(见图B),柱子间垂直裂隙发育,每根石柱高约20~30米,直径约40~60厘米,横切面大致呈六边形,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A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褶皱、断裂、侵蚀、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
B.褶皱、岩浆侵入与喷出、侵蚀、沉积、断裂
C.断裂、沉积、褶皱、侵蚀、岩浆侵入与喷出
D.褶皱、侵蚀、断裂、岩浆侵入与喷出、沉积
【小题2】图B所示石柱林是
A.沙砾岩
B.玄武岩
C.片麻岩
D.花岗岩
同类题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组成岩石圈的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3分)
(2)图中序号所表示的地址作用过程分别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8分)
(3)以上地质作用过程中属于外力作用过程的有___________、属于内力作用过程的有_____________。(4分)
同类题5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含义是:A:____、E:_____、G:风化作用、L:___、F:___、S:固结成岩作用、W:_________、M:_________。
(2)试比较喷出岩与侵入岩的异同。
(3)结合上图,总结哪些地质作用可以形成哪些类型的山地?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