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左图为“南京周边某火山口浮石图”,浮石内有孔隙,入水不沉。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三大类岩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在其中找到动植物化石
B.属于右图中甲类岩石
C.孔隙形成源于外力侵蚀
D.便于雕琢,适宜制作盆景
【小题2】与大理岩形成有关的地质作用主要包括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多选题 更新时间:2018-11-30 01:34: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我国云贵高原某地地质、地貌和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图示地区岩石、地貌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页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B.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C.页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小题2】图示地区( )
A.岩层、地貌的形成顺序是③①②
B.岩层①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
C.河流④处左岸堆积,右岸侵蚀
D.暗河主要通过蒸发参与水循环
同类题2
地球表面形态的塑造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A.风化作用和沉积作用
B.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和固结成岩作用
D.侵蚀作用和岩浆活动
【小题2】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和冰岛火山爆发说明了()
A.内力作用都进行得极其缓慢
B.内力作用都进行得非常快,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C.火山喷发导致的地表形态的变迁不属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D.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说明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缓慢改变
同类题3
如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Ⅰ、Ⅱ、Ⅲ、Ⅳ形成或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A.Ⅳ、Ⅲ、Ⅱ、Ⅰ
B.Ⅲ、Ⅳ、Ⅱ、Ⅰ
C.Ⅲ、Ⅱ、Ⅳ、Ⅰ
D.Ⅲ、Ⅰ、Ⅱ、Ⅳ
同类题4
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小题2】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壳上部
B.地壳下部
C.上地幔
D.下地幔
【小题3】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所示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
B.①②处所示地貌都是由流水侵蚀造成的
C.图示地貌景观在湿热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更好
D.⑤处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小题2】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
A.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
B.页岩、砂岩、石灰岩、花岗岩
C.石灰岩、砂岩、页岩、花岗岩
D.花岗岩、石灰岩、砂岩、页岩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