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图1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砾石滩照片,图2是带队老师提供给学生参考的河流不同流速下搬运物质颗粒的大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A.河源
B.人海口
C.凸岸
D.凹岸
【小题2】使砾石变圆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物理风化
【小题3】根据图2推测,从河流下游到该砾石河滩,看到的沉积物顺序最可能是
A.粗砂、细砂、黏土
B.黏土、细砂、粗砂
C.石块、粗砂、黏土
D.鹅卵石、细砂、粗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0-16 05:21: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风沙运动是造成流动沙丘土壤风蚀量在不同坡向上差异的原因。下图是雅鲁藏布江山南宽谷流动沙丘不同坡向的土壤风蚀状况统计图。沙丘呈南北走向,与河谷主导风向垂直,风蚀记为负(-),风积记为正(+)。风向变化是流动沙丘由风蚀作用向风积作用变化的主要原因。6-8月沙丘风蚀、风积的变化说明( )
A.沙丘顶不受风蚀和风积的影响
B.东坡是迎风坡
C.6月21-26日风向发生了变化
D.西坡是迎风坡
同类题2
黄土高原厚厚的黄土主要得益于下列哪个外力作用
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
同类题3
地质学上,把海水从海岸入侵陆地过程叫“海侵”,海水退出陆地的过程叫“海退”,海侵过程沉积物自下而上由碎屑岩变为碳酸盐岩,碎屑岩表现为更粗的颗粒,海退过程反之,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示意图所属的过程以及虚线方框中沉积颗粒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海侵 沉积颗粒变化与甲相符
B.海退 沉积颗粒变化与甲相符
C.海侵 沉积颗粒变化与乙相符
D.海退 沉积颗粒变化与乙相符
【小题2】引起上图海平面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①地壳上升 ②地壳下降③冰期 ④间冰期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同类题4
河套平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有塞上江南美称,推断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B.断裂下陷、风力堆积
C.断裂抬升、流水侵蚀
D.断裂下陷、流水沉积
同类题5
在内蒙古北大山地区首次发现一种花岗岩形成的石林景观,花岗岩石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m左右的一些山脊上,座座石峰,造型奇特,美不胜收,如下图所示。当地蒙古语称此石林为“阿斯哈图”,即险峻的岩石之意。图中“石林”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地壳下降—岩浆活动—风化、侵蚀
B.地壳上升—岩浆活动—风化、堆积
C.岩浆活动—地壳上升—风化、侵蚀
D.岩浆活动—地壳下降—风化、堆积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