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甲
(填名称)为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该线以北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2)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其成因是由于
(内力作用)和
(外力作用)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3)与地形区丙相比,乙区的交通线路密度较
。
(4)图中能源输送工程为
,其中北线输出的能源主要是由
(填资源)转化而成。
(5)说出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的波段,并简析青海省太阳辐射强的自然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4-03 04:47: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云贵高原进行野外地质考察时,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形成甲地峰林地貌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堆积
B.火山喷发
C.流水溶蚀
D.断裂下陷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地貌是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B.乙处河谷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是断块山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同类题2
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群(丹霞地貌)。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浙江江郎山、江西的龙虎山、广东的丹霞山、湖南的崀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这六个地区共同组合在一起称为 “中国丹霞”已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的红色岩层属于
A.砂岩
B.花岗岩
C.板岩
D.玄武岩
【小题2】形成红色山群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运城盐池被称为“中国死海”,位于山西省唯一的内流区内,地处中条山山前断陷带。运城盐池自古就是中国食盐生产重地,有“南风起,盐始生”之说,近来考古学家在盐池附近发现了古代“池外有堤,堤外有滩,滩外有渠”的护宝堤堰体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运城盐池由食盐生产逐步转为盐化工生产。下面为运城盐池相关区域图和盐池护宝堤堰体系示意图。
(1)描述运城盐池的形成过程。
(2)判断运城盐池晒盐的主要季节并说明理由。
(3)分别说明护宝堤堰体系中各部分对保护运城盐池的作用。
(4)推测运城食盐生产兴衰的原因。
同类题4
澳大利亚东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澳大利亚东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这类岩石属于( )
A.石灰岩
B.花岗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小题2】澳大利亚东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 )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性
C.独特性
D.表现复杂性
同类题5
读下列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小题2】四种地貌中,因沉积作用形成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表形态的塑造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