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一期年均将有95亿立方米水送至北方,其中北京将年均受水10.5亿立方米。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不需开挖新渠道,工程量较小 ③水源地位于汉江上游,水质较好 ④调水量不受季节限制,能够稳定供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小题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北京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改变气候类型
B.加剧地面沉降
C.减少洪涝灾害
D.增加地表径流
【小题3】北京发改委表示:南水进京之后,北京市仍将继续执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主要目的是
A.减少生活污水排放
B.保证生活供水质量
C.促使家庭节约用水
D.降低家庭用水成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4-21 06:15: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确定的工程建设目标是:东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通水;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读“南水北调输水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自北向南)
河、
河、
河三大流域用水紧张的状况。图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
段。
(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好的是
线工程。
(3)北京人喝的长江水来自
线路调水工程,该线路自南向北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是
、
、河北省、北京市。
(4)解决华北地区缺水问题,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3点)
同类题2
下图为坎儿井工程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坎儿井的主要用途是 ( )
A.收集雨水
B.引流地下水
C.排放污水
D.减少地表径流
【小题2】该地农业景观可能有 ( )
A.大牧场
B.甘蔗园
C.橡胶园
D.棉田
【小题3】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 ( )
A.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增加生活用水量
B.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
C.改变耕作制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建设人工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
同类题3
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以色列的北水南调,我国的南水北调,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的
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C.过剩问题
D.质量
同类题4
珠江三角洲自2005年底开始再次发生咸潮危害,这是珠江三角洲遇到的最严重的咸潮。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仍然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咸潮的直接诱因就是南粤大地连年干旱,但海平面的升高和人类的无序采沙也会加剧咸潮的蔓延。据此回答下列题。
【小题1】咸潮危害最容易发生在()
A.过量抽取地下水的地区
B.沿海地势低平地区
C.河流入海口
D.多台风地区
【小题2】以下措施可以减缓咸潮危害的是()
A.修筑堤坝,抵御海水入侵
B.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
C.挖采河沙,疏通河道
D.减少地下水的抽取,多用河水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
(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
(3)辽河平原水资源短缺,试分析辽河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
(4)简述“引松济辽”工程实施对辽河流域水循环及水文特征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