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贵州花江峡谷地质剖面图,该地年降水量约1248mm,图中岩石分别为石灰岩、白云岩(碳酸盐岩石)、黏土岩(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作用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流水沉积---地表塌陷----挤压褶皱---发生断裂----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水平挤压----发生断裂----地壳拾升----水流侵蚀
C.地壳拾升---流水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冰川侵蚀
D.风力沉积---地壳拾升----水平挤压----流水侵蚀----发生断裂
【小题2】关于该地水资源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资源丰富但缺水严重
B.水资源季节分配均匀,雨季长
C.水资源丰富,水土协调好
D.海拔越高,水资源越丰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1-04 04:07: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为原因:___________。
(2)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___,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
(3)跨流域调水是利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理,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办法,为了缓解天津和青岛两市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___和________工程。
(4)从经济角度分析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意义。
同类题2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我国重点缺水地区的分布地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农业用水量大
B.②地距海较远,降水量较少
C.③地资源型缺水
D.④地工业用水量大
【小题2】解决①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增加人工降雨
B.跨流域调水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修建梯田
同类题3
目前全球有11亿人缺乏安全饮水,每年有500多万人死于同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25年,全球2/3的人口将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地区。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三题。
在目前状况下,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减少浪费和污染
B.加强海水淡化
C.发展生态农业
D.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同类题4
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甲所示。图乙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
【小题2】读图甲和图乙,关于该取水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点后
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5点后
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 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
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 是因为塑料薄膜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
【小题3】沿海各地没用此法获取淡水的最主要原因是
A.成本高
B.破坏环境
C.效率低
D.技术不成熟
同类题5
下列两幅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左图利用雨棚收集雨水,右图将雨水直接引入地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左上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①加强城市涝灾
②缓解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
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
⑥恶化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小题2】右上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下渗
B.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循环中的蒸腾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内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