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太平洋沿某一纬线表层水温变化简图。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海域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小
B.流经b海域的洋流是暖流
C.流经c海域的洋流是暖流
D.该纬线位于北半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多选题 更新时间:2015-03-27 01:50: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8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非洲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①②两地的降水量统计图
(1)比较R1、R2两河入海口河段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3分)
(2)简述①地与②地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3分)
(3)纳米比亚沿海小镇③地一年雾天平均高达125天左右,分析其多雾天的原因。(2分)
同类题2
下图示意某帆船环球航海路线。2012年12月船上某船员在乙海域投放了一个交友漂流瓶,2013年4月该漂流瓶被游客在甲处海边捡到。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漂流瓶依次经过的洋流最可能是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马达加斯加暖流—西风漂流
B.南赤道暖流—莫桑比克暖流—秘鲁寒流—西风漂流
C.北印度洋季风洋流—西澳大利亚寒流—西风漂流
D.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巴西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小题2】在图示区域航行时,该帆船船长在他的航海日志中这样写道:“大面积海域挤满了渔船,部分渔民渔获满仓而返航……”此时该帆船最可能位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同类题3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位于
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理由。
(2)若轮船沿该大洲西海岸并顺图示洋流航行,沿岸自然景观的递变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B地自然景观主要是
,其形态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什么?
(3)A附近海域是 渔场(世界著名渔场),简述其成因。
(4)20世纪下半叶以来,A海域表层海水多次异常升温,造成气候反常,鱼群大量死亡。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____现象。当该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岸气候如何变化
同类题4
2017年7月,中俄两国提出了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下图为海上和冰上丝绸之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中欧贸易冰上丝绸之路比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是 ( )
A.航行条件好
B.航程短
C.沿途停靠条件好
D.通航时间长,运量大
【小题2】①、②两海域相比 ( )
A.①海域纬度低 水温较高
B.②海域纬度高 浮冰较多
C.①海域暖流影响 浮冰少
D.②海域盛行东南风 浪高
同类题5
2016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利马号称世界“不雨城”,但全年有半年大雾弥漫,沾衣欲湿,利马人把这种浓雾称为“毛毛雨”。由于这种“毛毛雨”时常滋润,使地处低纬热带沙漠之中的利马,常年依然繁花似锦,风光秀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利马多大雾而“无雨”的最主要原因是
A.秘鲁寒流经过附近海域形成了稳定的逆温层
B.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降水稀少而形成雨影区
C.位于沿海平原受安第斯山脉阻挡抬升作用小
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形成辐射雾
【小题2】右图是利马郊区附近的山坡上,“没有水的秘鲁人”建设的许多网子,用以从潮湿的雾中获取水分。这种取水原理类似于
A.形成热带沙漠地下冷却凝结水
B.实验室制作蒸馏水的收集原理
C.仙人掌针刺绒毛从空气中汲水
D.波巴布树松软木质雨季吸储水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