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机制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另外,植生滞留槽可滞留大量雨水。目前,植生滞留槽成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新亮点,如图为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城市建设采用植生滞留槽后( )
A.地表径流增加
B.大气降水减少
C.水汽蒸发减少
D.地表水下渗增加
【小题2】下列属于城市植生滞留槽的建设对城市环境影响的是( )
A.发挥生物滞水功能,根治城市内涝
B.加重地表土壤干燥度,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
C.调节城市局部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D.增加地表水下渗,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12-23 01:02: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填出上图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 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___ ,F 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M处的地质构造为
,判断依据是
。
(2)图中N处易发育成
,其原因是
。
(3)如要判定M处岩层形成时的地质年代,可行的方法有
和
。
(4)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
循环,在该类水循环参与下,①处的
岩可转化为②处的
岩,②处的岩石具有
结构。
同类题3
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是
A.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
B.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
C.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
D.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
同类题4
下图(a)示意中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a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A.提升城市形象
B.节省人力成本
C.阻挡雨水杂物
D.防止人为践踏
【小题2】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A.雾霾问题
B.内涝问题
C.热岛效应
D.交通拥堵
【小题3】图b中若路面、种植池宽度均相同,下列城市的路缘石高度最大的可能是
A.台北市
B.成都市
C.北京市
D.兰州市
同类题5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表示地下径流的环节是
A.①
B.④
C.⑤
D.⑥
【小题2】“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句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①水圈 ②岩石圈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