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温度增加
D.环节④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小题2】若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1-15 07:49: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当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西向东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顺风顺水
B.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C.华北平原的小麦正是收割的时候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北半球洋流模式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其中有一处箭头的指向错误.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指向错误的箭头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对近岸陆地具有增温增湿作用的两支洋流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⑤
【小题3】在洋流模式图上对应北海道渔场的两支交汇洋流是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②和⑤
D.③和⑥
同类题3
下图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000毫米的高值区。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
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
同类题4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没有雨檐,商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受沿岸寒流影响,空气中的水分容易冷凝成雾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小题2】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气候的形成与地形、东南信风、暖流有关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热带沙漠气候
C.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草原气候
D.乙处气候主要是受沿岸洋流控制形成的
同类题5
下图为某海陆位置局部示意图,图中纬线上面的数据代表各点距海岸的距离,下面的数据代表相应的海水表层温度。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陆地的沿海海域( )
A.有大量淡水流入
B.有暖流经过
C.有寒流经过
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小题2】该海域沿岸气候的分布特点是( )
A.沿南回归线呈东西带状分布
B.在南回归线附近呈点、面状分布
C.从南回归线附近向南呈狭长带状分布
D.在南回归线附近向南北呈狭长带状分布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