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下面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M、N、P、Q构成水循环,则Q表示_________。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从地质构造判断丙处为__________。
(3)图中⑤--⑧代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⑦表示______作用;D是______岩。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山地修隧道往往选择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3-19 09:16:4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实验原理分析。
步骤一:如下图在一个平盆中加适量的水,直到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步骤二: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
步骤三: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
(1)推测你会发现的现象,并有步骤地写下来。
(2)这个实验模拟了什么现象?具体环节是什么?
(3)对于沙子所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2
阅读材料,结合“坎儿井示意图”,回答问题。
坎儿井是我国古代人们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的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下图为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山麓地带的坎儿井,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地表与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的流向斜交,上游挖至地下含水层中,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蓄水池起了调蓄灌溉流水量的作用。
(1)说明坎儿井采取地下输水比地上输水的好处。
(2)说出坎儿井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说出该水循环联系的地球圈层名称。
同类题3
2017年第13号台风“天鸽”于8月23日在广东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10-12级。国家防总已于21日22时启动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派出4个工作组分赴广东、广西、贵州、福建四省(区)协助开展防汛坊台风工作。读台风“天鸽”8月23日8时-24日8时降水预报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图中正确反映台风“天鸽”登陆广东前后的天气状况的是
A.
B.
C.
D.
【小题2】台风“天鸽’’从形成、移动到登陆前的过程中未参与水循环环节的是
A.地表径流
B.水汽输送
C.降水
D.蒸发
【小题3】预报图显示
A.台风中心穿过湖南
B.福建日降水量最大达lOOmm
C.“天鸽”风力渐强
D.东地区可能出现洪涝灾害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地形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
(2)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其形成过程是________。
(4)图中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图中最容易被人类活动干扰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填序号)环节。
同类题5
下图为“水循环模式图”,则下列等式中水量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⑤+⑥=②+③
C.①-④=⑤+⑥
D.①+③=④+⑤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