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后回答问题:(8分)
(1)如果此图表示的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气流流动方向,则B、C两处气压高的是____
___,受热处是___
___(2分)。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①表示③表示__
____,受人类影响较多的是_____
_过程(填数字)。(3分)
(3)如果此图用于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C表示岩浆,则②表示______
_
_过程,④表示___________ 作用,三大类岩石中含有化石的是
岩。(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3-24 05:46: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甲、乙示意近年来黄河源区中小湖泊面积与气候水文要素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气温升高会导致中小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泊蒸发量增大
B.径流量增大
C.冰雪融水量增大
D.降水量增加
【小题2】导致该区域中小湖泊面积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地面温度升高
B.湖泊蒸发作用加强
C.降水强度增大
D.地表径流量增大
【小题3】该区域湖泊补给的主要是( )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冻土融水
D.地下水
同类题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南美洲,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泊东部的奥里诺科河水能蕴藏量大,流域面积8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有 225万,人烟稀少。
材料二:马拉开波湖被称为“石油湖”,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为了方便大吨位油轮驶入,20世纪60年代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马拉开波市等湖区周边城市大力发展炼油工业。
材料三:图为乙地的气候资料图。
(1) 说明马拉开波湖“湿”、“热”的原因。
(2) 分析乙地冬季降水较少的原因。
(3) 你认为奥里诺科河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电,请说明理由。
(4) 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湖水变化及原因。
同类题3
(15分)读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沿106.5°E所作地形剖面及气候要素资料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中l、7月气温的变化特点与地形剖面的关系。(2分)
(2)图中山地南北两坡的降水量有何差异?试述其形成原因。(3分)
(3)图中A处山地南北两侧河流的水文特征有何差异?(4分)
(4)图中B、C处的地形区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按照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两地区均为湿润地区,但B地区东部在7、8月份常出现旱情,而c地区全年干旱频发。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同类题4
下图为“2005~2013年黄河下游某处河床高出两岸地面高度的变化图”。引起这种变化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
A.风化、侵蚀作用
B.侵蚀、搬运作用
C.搬运、沉积作用
D.沉积、成岩作用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实验所揭示的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
①风力
②地球重力
③太阳能
④温室效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题2】该实验可以明显模拟出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
①水汽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大气降水
④地表径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