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上图中所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比较分析图中两水文站所测河流泥沙含量的差异。
(3)请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汛期时泾渭分明现象的变化差异。
(4)某班学生在对图中河流开发利用的探讨中有下列两种观点,
观点1:渭河平原地区经济较发达,交通运输量大,应大力开发渭河的航运,以缓解运输压力。
观点2:北部高原区地形坡度大,应大力开发水电,解决农村生活能源,保护高原区植被。
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若两种观点都作答,按第一个答案赋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6-11 07:57: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屿。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A.台风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小题2】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雾霾严重 ③珊瑚退化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题3】中国一架满载饮水用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1.8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n55°≈1.43, tan65°≈2.14)()
A.0.6m
B.1.2m
C.1.8m
D.2.4m
同类题2
当河水中氯化物浓度从每升几毫克上升到超过250毫克即发生了成湖。崇明岛三面环江,东濒东海,成湖入侵常带来一定程度的水资源危机。2013-2014年长江枯水期间崇明中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崇明岛南岸三个测站10次成湖的数据统计如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南门测站第7次成湖到来的时间可能为
A.2013年7月
B.2013年9月
C.2013年11月
D.2014年2月
【小题2】对氯化物含量最大值影响最小的因素为
A.长江径流量
B.污水排放量
C.成湖的天数
D.东海海潮位
同类题3
有中亚明珠之称的伊赛克湖位于天山山脉北麓,中国古称图斯池、热海、清池,终年不结冰,以“热湖”著称,气候温和干燥,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部分地区可达800—1000毫米,湖面以下7米处有被淹没的古城遗址。玄奘西天取经西行时曾经路过这里,并且留下了世界上有关伊赛克湖的最早记载:“山行400余里至大清池。周千余里,东西长,南北狭。四面负山,众流交凑,色带青黑,味兼成苦,洪涛浩瀚,惊波汨忽,龙鱼杂处,灵怪间起。所以往来行旅,祷以祈福。水族虽多,莫敢渔捕。”《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伊赛克湖以“热湖”著称的原因( )
①湖泊水量大,深度大 ②纬度低,热量充足
③湖水盐度高,为高山内陆咸湖 ④受地形阻挡,不受冷空气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题2】伊赛克湖区年降水量分布不均的主导因素( )
A.洋流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小题3】推测伊赛克湖属于( )
A.火山湖
B.冰碛湖
C.堰塞湖
D.构造湖
同类题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巴里坤湖地理位置及距今(B.P.)8000-4000年(a)以来湖面变化。观测记录显示,1991-2001年是湖泊面积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
(1)简述八里坤湖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水位季节变化特征。
(2)推测巴里坤湖流域距今8000——4000年以来气候干湿变化趋势。
(3)分析1991——2001年巴里坤湖面积变化剧烈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5
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的一处干热河谷地带,其河畔分布着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每当晒盐季节,当地纳西族妇女会打开河畔的盐井围栏的活动门,从盐井中取出卤水(卤水是盐类含量大于5%的液态矿产),置于盐田晒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盐田晒盐的旺季是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小题2】盐井围栏活动门关闭的月份最可能是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小题3】影响盐井卤水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A.地形地势
B.气候湿热
C.河流补给
D.地质构造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