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湖泊换水周期的长短可以用公式:T=W/(Q×86400)计算。T为换水周期,以天计;W为湖泊贮水量;Q为年平均入湖流量。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
湖名
面积
(平方千米)
贮水量W
(亿立方米)
入湖流量Q
(立方米/秒)
洞庭湖
2820
173
10353
太湖
2420
44
195
滇池(昆明)
297
12
29
青海湖
4853
742
39
A.湖泊面积越大,换水周期越长
B.贮水量越小,换水周期越短
C.洞庭湖水体更新最快
D.太湖水循环最活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5-07-28 08:54: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小题2】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②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同类题2
下图为非洲尼日利亚略图,L湖为内陆淡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冬半年比,L湖夏半年
A.水位较高
B.流域较小
C.盐度较高
D.蒸发较弱
【小题2】形成甲、乙两区农业地域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政策
D.市场
【小题3】尼日尔河口三角洲聚落分布较少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气候炎热
B.地形平坦
C.交通不便
D.洪涝频繁
同类题3
号称“长江之肾”、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鄱阳湖,2013年10月中旬以来,受持续少雨的影响,其枯水期较之常年提前近两个月,湖区通江水体面积骤减九成。由于严重低枯水位,丰水期水天一色的湖面变成了一条条“河沟”和茫茫“草原”,使得居住在鄱阳湖沿岸的人们面临无鱼可打、生活用水紧张、工农业生产困难等窘迫局面。
(1)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鄱阳湖湿地生态功能有哪些?
(2)鄱阳湖水位严重偏低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同类题4
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右图为我国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观测数据,其中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观测困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最需要推广该物理覆盖技术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
【小题2】12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的原因可能是
A.风速增大
B.水面结冰
C.水质变差
D.水库干涸
【小题3】采用物理覆盖技术后,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降低库区大气湿度
B.库区气温日较差增大
C.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
D.库区云雾天气减少
同类题5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区图”,插图为L地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刻()
A.甲地降水概率大于乙地
B.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C.甲地吹偏东风
D.乙地吹偏北风
【小题2】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L地为“向斜成谷”
B.R
1
可自流输水
C.近地面气流辐散
D.R
2
西流补给R
3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