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左图为“长江经济带图”,右图为“长江流域主要水利枢纽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居我国首位,其主要分布在______,原因是这些地区的河流_______。
(2)长江流域大力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________等。
(3)为加强长江流域区际联系,实现优势互补,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工程有______。长江经济带下游的江苏可向中上游地区输出转移______产业。
(4)这些区际联系对江苏的社会经济影响有______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6-04-13 07:08: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a、e分别表示()
①水汽输送 ②下渗 ③蒸发 ④地下径流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小题2】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同类题2
M岛位于马六甲海峡的西南部,该岛上港口很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M岛东北部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
A.气温低,蒸发量较小
B.地势低平且多冻土,排水不畅
C.受沿岸海水的顶托作用强
D.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大
【小题2】M岛港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M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B.M岛东北部受台风影响大,对航行影响大
C.M岛所临马六甲海峡航道狭窄,不利于港口建设
D.M岛受印度洋海浪的影响
同类题3
【小题1】
A.雨水
B.地下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高山冰川融水
【小题2】
A.从源头到河流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B.①至②河段汇入支流多,河流流量大
C.②至③河段春、秋季节易发凌汛
D.①至③河段蒸发量逐渐减少
同类题4
图中甲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历史上产量非常丰富,甚至“供养了欧洲”。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鱼群减少,延续了500年的捕鱼业逐渐衰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甲地渔场的形成相关性较弱的因素是
A.夏季盛行偏南风
B.位于河流入海口
C.位于洋流交汇处
D.位于沿海大陆架
【小题2】历史上,导致该渔场“供养了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当地鱼类消费构成低
B.欧洲市场广阔
C.捕捞技术发达
D.距离欧洲较近
同类题5
读下图,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图中河段( )
A.R1流速快于R2
B.R1径流量大于R2
C.R1含沙量小于R3
D.R2结冰期长于R3
【小题2】早期聚落最可能分布在( )
A.①、②两地
B.②、③两地
C.③、④两地
D.①、④两地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