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突尼斯位于非洲北部,是北美、西欧和亚洲之间的海运线的必经之路——地中海航路中间,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相望,扼地中海东西航运的要冲。杰里德为最大季节性内陆盐沼,周围无河流注入,原为加贝斯湾的一部分。
指出突尼斯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并简述杰里德季节性盐沼形成过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5-31 01:42: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沙丘移动受山地阻挡时,沙沿山坡上升形成的沙丘成为爬升沙丘。读“雅鲁藏布江某河谷段等高线图及相应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河段1月的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高
B.无冰期
C.流量大
D.流速慢
【小题2】河道南北山地的山麓多爬升沙丘,其原因是()
A.流水沉积
B.冰川侵蚀
C.风力沉积
D.岩石风化
【小题3】该河段夏季降水主要集中于夜间,关于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夜间地面水汽冷凝 ②谷底盛行上升气流
③河面蒸发带来丰富水汽 ④夏季风水汽含量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2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湖,湖水中含盐量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和气候变化,读“青海湖距今1.2万年来含盐量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青海湖近1.2万年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A.3700年
B.3900年
C.6900年
D.8300年
【小题2】与其他阶段相比,青海湖周边在距今7500~5000年间的气候特征是
A.冷干
B.温干
C.温湿
D.热干
同类题3
下左图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下右图分别是①②两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①②两地均夏季多雨,分析其成因。
(2)对比M、P两区域河流的流速与流程特征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3)比较澳大利亚大堡礁和塔斯马尼亚岛的成因的差异。
(4)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同类题4
(题文)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水循环原理,分析下列现象并回答问题。
从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80年代延长至256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断流最早发生在4月中旬,一年之内断流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断流最早发生时间提前到2月,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将近11个月,断流的河段最远延伸到了开封附近。1998年底,国家开始对黄河水实施水量统一分配。经过合理调度,黄河再没有断流。
(1)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2)试分析黄河下游断流的可能原因。
(3)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避免黄河断流?
同类题5
下图是非洲部分区域和内罗毕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一年中,内罗毕有两个雨季(长雨季和短雨季),下列与其成因有关的是
①一年中两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②长雨季时受东北风影响,多地形雨 ③短雨季主要受东南风影响,降水少 ④高原地形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小题2】人们到内罗毕附近的天然动物园去看野生动物,一年中最适宜的时间是
A.2月
B.5月
C.8月
D.10月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