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某区域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估算图中丙沉积区面积约
A.800平方千米
B.4万平方千米
C.5000平方千米
D.2万平方千米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四沉积区中最早出现城市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8-23 06:51: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植生滞留槽,又称作“雨水花园”,主要包含物理性的入渗、吸附拦阻作用和滞留槽中生物性的反应,植生滞留槽还可滞留大量雨水。读城市植生滞留槽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植生滞留槽”对城市水循环的影响是
A.水汽蒸发增多
B.地表水下渗减少
C.地表径流增加
D.大气降水减少
【小题2】“植生滞留槽”可使城市
A.热岛效应加强
B.气温日较差增大
C.内涝问题得到解决
D.地面沉降速度减慢
同类题2
地理教学中经常用示意图来表示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变化,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左图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
【小题2】中图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
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
【小题3】右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
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
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
同类题3
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是( )
①地球内部的放射能 ②太阳辐射能 ③重力能 ④机械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过程③和⑤体现了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
B.海陆间水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即由④环节完成
C.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
D.海陆间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更新和再生
同类题4
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在一个理想区域,地表径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流向为坡降(单位距离的落差)最大的方向。下图示意某流域局部方格网高程分布(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相邻方格间流速最快的地表径流流向为
A.↓
B.↑
C.←
D.→
【小题2】图示区域内属于甲地汇水区域(阴影区)的是
A.
B.
C.
D.
同类题5
相同状态下,最有利于地表水下渗的条件是
A.降水强度大,植被稀少
B.降水强度小,植被丰富
C.降水强度小,植被稀少
D.降水强度大,植被丰富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