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20世纪不同年代洪泽湖水位—面积—容积关系曲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世纪90年代洪泽湖容积是50亿立方米时,湖泊的面积约为()
A.1500平方千米
B.1800平方千米
C.2000平方千米
D.2500平方千米
【小题2】据图2分析可知()
A.湖泊面积缩小,容积增大
B.湖泊面积增大,容积缩小
C.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以湖泊浅水区面积缩小为主
D.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以湖泊浅水区面积扩大为主
【小题3】图中不同年代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养殖 ②泥沙淤积 ③气候变暖 ④围湖造田 ⑤引水灌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9-21 06:22: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运用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该图表示我国东北地区的水循环,则( )
A.①的水量与③的水量相等
B.②导致地表高低起伏
C.③是地下径流的之一
D.①②③④促进了区域的水资源更新
【小题2】如果该图表示我国长江流域经济活动方式,则( )
A.上游城市应充分利用城市化推动工业化
B.中游城市因资源丰富导致城市潜能最大
C.下游城市因交通条件好导致联系强度大
D.环节④的流动方向与产业转移方向相反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若该区有石油分布,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_____地,该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其中②和④环节分别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中戊处是_________地形,其形成原因_________。
(4)丙处是______________(地貌名称),丁处是______________( 地貌名称)。
(5)乙处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双选)下图为“海绵城市与传统城市模式对比示意图”,下列城市中有必要建设海绵城市且②作用明显的有( )
A.中国南京
B.泰国曼谷
C.埃及开罗
D.蒙古乌兰巴托
同类题4
下图示意我国台湾岛附近海域冬、夏季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①与②洋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海水温度和盐度
B.东南季风环流
C.海陆轮廓和岛屿位置
D.南亚季风环流
【小题2】图中③洋流的特点是
A.季节不同,势力强弱不同
B.台湾岛将其分为东西两股洋流
C.温度高盐度低,水质清澈
D.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流动
同类题5
下图为甲湖泊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历史上甲湖泊曾经是一水浅面积大、水温较附近深水湖高的湖泊,湖水几千年来从未干涸。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湖泊却突然消失,被称为“死亡之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
A.陆地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小题2】甲湖泊干涸过程中,其湖水主要进入( )
A.岩石圈
B.水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
【小题3】若该地区地壳相对稳定,则导致甲湖泊干涸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植被破坏
B.降水量减少
C.气温升高
D.人口剧增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