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鄱阳湖被称为“长江之肾”“鸟类天堂”。下图示意2000~2010年鄱阳湖枯水期水位时间统计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位低于12米天数呈持续增加趋势
B.水位低于12米天数最多的年份也是水位低于10米天数最多的年份
C.丰水期总体呈现出开始晚、结束早的趋势
D.枯水期总体呈现出开始晚、结束早的趋势
【小题2】若在鄱阳湖入长江口处建一座大闸,其作用主要是( )
A.提高发电能力
B.增加灌溉水源
C.改善航运条件
D.调节河湖水量
【小题3】近年来鄱阳湖地区持续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过量引水灌溉
B.东南季风较强,雨带在该地停留时间短
C.西南季风较弱,水汽供给不足
D.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南方降水时间长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1-17 02:35: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图中由A、B、C、D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循环。
(3)如果某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可能直接导致( )(单选)
A. 降水量增加
B. 地表径流量增加
C. 水汽输送量增加
D. 地下径流量增加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和图形,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
(1)分析R河EF段和MN段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其原因。
(2)比较X、Y两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说明原因。
同类题3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
【小题2】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种植土层和砂层
C.砂层和砾石层
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同类题4
下图为某地区剖面图,箭头①.⑥代表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发生的领域看,图中水循环的环节共同构成了____循环和_____循环,其中②环节名称是____。
(2)图示陆地上河流主要补给是____(填环节名称),图中水循环环节容易受人类干预和控制的是____(填数字代码)。
(3)甲岩体属于褶曲两种形态中的____,其地貌形态为谷地,该谷地的成因是____。
(4)乙处断层两侧岩体的位移方向以____运动为主,形成了断块山,该断层的成因是____。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1)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
(2)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3)说出左图中农业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