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伊塞克湖属于内陆咸水湖,该湖东西两岸年降水量差异大,东岸地区有常年积雪。在伊塞克湖的沿岸地区,广泛引用注入此湖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这里已成为吉尔吉斯斯坦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该湖面以下7米处又被淹没的古城遗址,人们从湖底打捞出一些古钱币,经鉴定是成吉思汗时代的。
材料二 伊塞克湖水域及周边地区分布图。
(1)概括伊塞克湖周边城镇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自然原因。
(2)分析伊塞克湖东岸有常年积雪的自然原因。
(3)推测伊塞克湖水底存在被淹没的古城遗址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1-18 03:53: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走在路上,“海景”随处可见;呆在家中,却一不小心成为“海景”。2014年6月23日正逢入梅首日,一场大雨浇透江城武汉,久违的“看海”,又成为市民们的调侃词。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武汉市“海景”随处可见的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硬化路面建设直接导致该区域()
A.降水增加
B.地下径流增加
C.水汽输送量增加
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小题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本次降水能促进武汉市水资源更新 ②降水后武汉市地下水补给长江水
③武汉市水循环减弱 ④本次降水对武汉市的地表形态会产生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辽河口海岸线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断被侵蚀
B.不断有泥沙沉积
C.先侵蚀,后沉积
D.先沉积,后侵蚀
【小题2】有人推测图中海岸线还会迅速向南推进,其理由可能是( )
A.辽河入海年径流量增大
B.辽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小
C.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
D.辽河下游流速变快
同类题3
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下图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A.缓解热岛效应
B.减轻城市内涝
C.提供工业用水
D.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小题2】暴雨过后,公园中的荷花池最主要功能是
A.调节小气候
B.增加下渗量
C.保护生物多样性
D.美化城市环境
同类题4
下图所示为南半球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水循环各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⑥
D.⑧
【小题2】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类型是
A.②-①-②
B.⑨-⑤-⑥-⑨
C.②-③-⑤-⑥
D.④-⑤-⑦-⑧
同类题5
长江源区直门达水文站以上流域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青藏高原湿地的主要分布区,也是长江源区冰川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冰川面积占整个三江源区的89%以上。2000年,国家批准成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投资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下图为长江源区直门达水文站1960-2012年径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湿地广布的原因包括
①降水丰富 ②位于高纬度地区 ③冻土广布 ④蒸发微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2005年河流径流量明显高于相邻年份的原因最可能是
A.降水量大
B.冰雪融水补给量大
C.生态保护成效明显
D.夏季平均气温高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