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图1为东北地区略图。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的满洲里市是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支点。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一条水陆并行的丝绸之路——帆船队从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出发,沿着松花江到黑龙江尽头的库页岛,再辗转抵达日本北海道。图2为甲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和松花江流量统计图。
分析古代船队春季从甲地出发在松花江航行的有利自然条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7-08 01:35: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图甲),图乙为该局部某島屿的放大图。
(1) 请比较图乙中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 图乙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气候要素有明显的影响,请分析具体的影响情况。
(3) 图甲中145° 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请简要分析原因。
(4) 俄罗斯准备在图乙中的岛屿的某处修建军港,请选择图中字母标注的四地中最适合
的地点并说明原因。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环渤海经济圈要大发展,需要区域内多座城市携手推动,张家口供京绿色能源就是其中的“点金”之笔。
材料二:我国某区域图
指出该区域潜水埋藏深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同类题3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7 世纪上半叶,唐朝的强盛重新让“丝绸之路”焕发活力,统一雪域高原的吐蕃则打通了“食盐之路”。 西藏阿里因为地处南亚、中亚和青藏高原之间,成为“食盐之路”上的枢纽。阿里地区有许多盐湖,湖岸自 然结晶了厚厚的食盐。当地牧民在春夏之交从盐湖边取盐,用牛羊长途跋涉,驮运到外地换回需要的商品。 下图为“食盐之路”的一支(前往云南),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分析牧民选择春夏之交到盐湖取盐的原因。
(2)分析当时运盐使用牛羊驮运,而不用驮车运的原因。
(3)推测藏北牧民用食盐换回的农产品种类。
同类题4
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下渗
D.径流
【小题2】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调解城市局地气候
B.缓解城市用水紧张
C.缩短径流汇聚时间
D.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小题3】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主要来自( )
A.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B.冰川、河流水和地下水
C.大气水、河流水和冰川
D.地下水、河流水和湖泊水
同类题5
(1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国是世界上填海造陆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a湖就是在围海造陆中将部分海域圈起来所形成的湖泊。左图为甲国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右图为木鞋,具有防潮、易清洗的优点,原料为当地一种种植面积广泛的杨树。
(1)描述图中岛链的走向特点,并分析岛链的形成原因。(6分)
(2)分析图中堤坝建成后a湖湖水盐度的变化。(4分)
(3)简述R河在甲国境内段的水文特征。(2分)
(4)分析木鞋与甲国自然环境的关系。(4分)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相互联系的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