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甲地为海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受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的环节是①
B.环节②与气流上升有关
C.环节③与地形起伏无关
D.环节④使甲地增温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0-21 09:02: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气候类型最可能是____________,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2)洋流A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对沿岸气候起到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图中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水循环中_________环节水量明显增多(填序号)。
(4)甲地地貌名称是_______,成因是______,其形成所反映的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______。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材料二 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
材料三 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1)写出环节①、②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
(3)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环节①、②的流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同类题3
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甲所示。图乙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读图甲和图乙,关于该取水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6点后
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15点后
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 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太阳辐射
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 是因为塑料薄膜减少了地面辐射的散失
【小题2】沿海各地没用此法获取淡水,其主要原因是
A.成本高
B.破坏环境
C.效率低
D.技术不成熟
同类题4
2018年6月8日广东省部分市县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最强暴雨来袭,强降雨持续近16小时。特大暴雨致190万人受灾,初步统计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亿元。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可以推断上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
A.a、c
B.b、c、d
C.a、b、c、d
D.a、b、c、d、e
【小题2】若图中植被遭破坏,则
A.图示区域气候变得湿润
B.d环节水量变小
C.图中湖泊面积缩小
D.对水库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小题3】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A.海陆间循环
B.跨流域调水
C.水库
D.地下水补给湖水
同类题5
下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有
A.下渗减弱
B.蒸腾增强
C.地表径流增强
D.地下径流减弱
【小题2】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A.消除城市环境污染
B.减弱城市防洪能力
C.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D.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