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天坑,是存在于碳酸盐岩层中从地面往下形成的深度和口部都在百米以上的陷坑状的地形。已经被确认的天坑约2/3分布在中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省份,天坑数量最多的是( )
A.贵州
B.广东
C.吉林
D.西藏
【小题2】天坑内的物质与外界的联系主要依靠水循环的( )环节。
A.降水
B.下渗
C.地表径流
D.蒸发
【小题3】下列构造示意图(如下图,该地地势北高南低)中最易形成巨大天坑的是( )
A.a
B.b
C.c
D.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8-18 10:02: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指通过自然和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海绵城市”建设对图中a、b、c、d四个环节带来的影响,合理的是( )
A.a减少
B.b减少
C.c减少
D.d增加
【小题2】“海绵城市”建设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
A.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
B.缓解城市缺水的问题
C.缩短径流集聚的时间
D.省掉污染治理的费用
同类题2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水循环的能量最主要的是( )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地球的重力能
C.天体之间的引力能
D.太阳辐射能
【小题2】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小题3】为了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兴建水库
B.节约用水
C.植树造林
D.跨流域调水
同类题3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对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 )
①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②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③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
④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
⑤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
A. ①②④ B. ①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
【小题2】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 )
A. 华北平原 B. 长江中游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四川盆地
同类题4
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 ②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③促进地球上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④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同类题5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
A.海陆间循环
B.内陆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内流区域内循环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