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M、N两河特征正确的是( )
A.N河水量丰富
B.M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C.M河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D.N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小题2】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B.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C.②地:热带荒漠带,地形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小题3】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
B.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C.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D.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重要产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07 05:31: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左图为鄱阳湖水系图,右图为鄱阳湖水位与面积变化的关系,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在正常年份,鄱阳湖水位开始进入丰水期的月份是
A.5月
B.7月
C.8月
D.3月
【小题2】据图推断鄱阳湖面积扩展最迅速时的水位高度变化范围
A.3-8米
B.8-12米
C.12-20米
D.20米及以上
【小题3】推断鄱阳湖的湖盆地形特征
①中部低、四周高②湖盆浅且坡度小③湖岸陡峭④湖盆中有深切的河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同类题2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为天山南断层凹陷湖,包括大湖、小湖群及苇沼三部分,平均水位约1 048米,经孔雀河进入库尔勒地区,最后汇入罗布泊。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博斯腾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孔雀河与湖泊为互补关系
B.博斯腾湖的平均深度达1 048米
C.开都河径流量年际变化显著
D.湖泊面积变化与支流径流直接相关
【小题2】芦苇为湿地植物,主要分布在博斯腾湖西南小湖群和大湖的西岸区。读下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湖泊水位下降,芦苇面积扩大
B.水位的变动直接影响芦苇的产量
C.湖泊水位越高,芦苇产量越高
D.湖泊水位下降,芦苇总产量提高
【小题3】近几年,博斯腾湖的平均入湖径流量为26.8亿立方米,平均每年流出量为12.5亿立方米。据此判断近几年来,对湖泊面积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湖面降水与蒸发
B.地下水补给运动
C.库尔勒地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变化
D.芦苇的种植面积
同类题3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对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 )
①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②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③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
⑤湖泊周围局地气候有所改善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小题2】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中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四川盆地
同类题4
印度西南部的喀拉拉邦有一狭长平缓地带,位于阿拉伯海和西高止山之间。每年雨季时,海水都会漫过低矮的海堤向河流倾泻而来,而后又会出现短暂河水漫堤的“灌海”现象,从而形成海水和河湖水交汇的地理奇观—“回水”。这片海水与河水的交汇区称为回水区。每年“回水”期间,大批游客会前来坐船观赏。下图中左图为喀拉拉邦局部水系分布图,右图为喀拉拉邦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喀拉拉邦回水区两岸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A.热带季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荒漠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题2】造成海水漫堤的盛行风是
A.东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
【小题3】利于“回水”发生的条件主要是
A.亚洲高压强盛
B.印度低压强盛
C.东北信风强盛
D.植被茂密
同类题5
下图为长江全年补给水源示意图,a、b、c代表三种补给形式,包括雨水、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判断长江补给水源( )
A. a是雨水补给,b是冰雪融水补给
B. a是地下水补给,c是冰雪融水补给
C. b是雨水补给,c是地下水补给
D. a是冰雪融水补给,b是地下水补给
【小题2】图中显示a补给形式夏秋多,其原因是( )
A.多雨季节,降水较多
B.地下水丰富,补给河流多
C.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
D.植被茂盛,涵养水源丰富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