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河套地区是灌溉农业的主要分布区(如下图),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灌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排干渠的主要作用是防洪防凌汛
B.支线灌渠的水流流向为自西向东
C.总干渠水质清澈
D.总干渠的引水口在西南部
【小题2】有关河套地区环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网密布,气候湿润
B.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C.乌梁素海是图中地势最低处
D.乌梁素海来水多,容水量将不断增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09 09:12: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
B.递增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小题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
B.水体含沙量
C.太阳辐射
D.洋流流向
同类题2
环渤海经济圈是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它是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之后迅速崛起的新的经济圈。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环渤海地区略图
乙河流量变化图
(1)分析图1中甲河在该河段最突出的特征以及乙河3~5月份流量较少的原因。
(2)简要说明图1中乙河所在平原限制其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
(3)依据图1中的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同类题3
将河流年径流总量平均分布在全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单位:mm),称为年径流深度。它直观地反映各地区年径流量的大小。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河名
流域面积/km
2
长度/km
河口年平均
流量(m
3
/s)
年径流总量
/×10
8
m
3
长江
1 808 500
6397X*X
33 980
9 623.71
珠江
453 690
2 214
11 070
3 360.00
黄河
752 443
5 464
1 820
574.50
淮河
187 000
1 000
1 110
621.00
【小题1】四条河流中,年径流深度最大的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淮河
【小题2】导致四条河流年径流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河床海拔
B.流域内地貌特征
C.河流长度
D.年降水量
同类题4
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NO
3
-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PO
4
3-
。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四条河流中的NO
3
-
和PO
4
3-
的尝试数据。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代表亚马孙河的序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NO
3
-
和PO
4
3-
的浓度
A.均显著增加
B.均不会增加
C.NO
3
-
减少,PO
4
3-
增加
D.NO
3
-
增加PO
4
3-
减少
同类题5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39°N附近某地区M河流域简图。甲、乙、丙、丁四河段均为M河一部分。
材料二 下图为M河段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三 近年来该地区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春小麦的不利影响,采取覆盖免耕技术,即收割时留茬20 cm左右,收割后将秸秆均匀撒在地表,次年春播时采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使春小麦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
(1)分析乙地形成鹅卵石堆积区的主要原因。
(2)试解释M河乙河段成为时令河的原因。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