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
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19 03:02: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水循环原理,分析下列现象并回答问题。
从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断流的时间和断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的长度是242千米,80年代延长至256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多千米。90年代以前,断流最早发生在4月中旬,一年之内断流月份不超过3个月。进入90年代,断流最早发生时间提前到2月,一年内断流最多达227天,将近11个月,断流的河段最远延伸到了开封附近。1998年底,国家开始对黄河水实施水量统一分配。经过合理调度,黄河再没有断流。
(1)人类能够干预或控制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2)试分析黄河下游断流的可能原因。
(3)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缓解或避免黄河断流?
同类题2
下列河湖中,没有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
A.长江
B.洪泽湖
C.黑龙江
D.塔里木河
同类题3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地理现象的原理与我国季风的成因有关的是( )
A.
B.
C.
D.
【小题2】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图示原理对地表形态塑造的影响较小
B.②图所示天气系统过境时造成我国大范围的降温
C.③图反映了东亚冬季风的成因
D.④图所示原理是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重要原因
同类题4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描写的降水类型应是
A.锋面雨
B.地形雨
C.对流雨
D.气旋雨
同类题5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
【小题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