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地下水埋深是指地下水面到地表的距离。地处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位于农牧交错带,下图是科尔沁沙地东南部多年平均地下水埋深与年平均降水量对照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地下水埋深的变化表明()
A.地下水埋深变化会影响同期降水变化
B.地下水埋深变化与同期平均降水量的变化基本没有关联
C.降水不是地下水补充的主要
D.降水量补给对地下水埋深变化不存在滞后现象
【小题2】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地下水埋深不断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降水量逐年减少B.蒸发能力增强
C.风力作用增强D.冰川融水减少
【小题3】1970年以后地下水逐渐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生活水源,推测其主要原因是()
A.牧区面积扩大B.地下水资源补给量加大
C.耕地面积的增加D.植被覆盖率上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24 09:06: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形成初期是一个淡水湖泊,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13万年前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外泄通道堵塞,青海湖逐渐形成咸水湖。现在青海湖水源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湖区风沙活动频繁,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土地荒漠化曾不断加剧,湖东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更广。

材料二 青海湖水温随季节而变化,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
材料三 每年隆冬时节,青海湖千里冰封。到3-4月间,青海湖的冰就会融化,这一自然现象,被当地群众称为“开湖”。青海湖的开湖在民间有“文开”和“武开”之说。“文开”是指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湖冰逐渐变薄、破碎、融化,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看到开湖后的连天碧波。“武开”是随着气温升高,彻夜的狂风大作,使封冻的湖面温度迅速升高。在动荡的湖水和猛烈的大同共同作用下,厚薄不均的冰层在一瞬间四分五裂。
(1)分析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原因。
(2)说出青海湖夏、秋季节表层水温与底层水温差异的大小及原因。
(3)与湖区西岸相比,东岸沙漠面积更广。请描述东岸滨湖地区沙丘的形成过程。
(4)比较分析青海湖“文开”和“武开”现象发生条件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