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湖泊或其他河流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形成的地貌。
材料:某河流位置及地形图
(1)根据材料说明该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该河入海口附近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2-07 12:12: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不丹北部与我国西藏自治区接壤,森林覆盖率72%,经济以传统的种植业、林业与牧业为主。读不丹略图,回答下题。
该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但开发利用率很低,其原因是( )
①径流季节变化大,开发困难 ②资金技术短缺,开发能力不足
③河水含沙量大,水库易淤积 ④以传统经济为主,电力需求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同类题2
读东北地区简图(图中等值线为0℃等温线),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乙地区的典型植被是
,气候类型属于
。
(2)东北地区黑土广布,主要是因为气温低而导致微生物作用
(缓慢或迅速),有利于
积累。
(3)松花江出现汛期的季节依次为
和
,两个汛期主要的补给水源分别是
和
。
(4)与丙地相比,甲地气温较
(高或低),其主要原因是
。
同类题3
地表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简称ET)也称陆地表层水汽通量,是地表植被蒸腾、土壤与水体蒸发的水汽总和。下图为2000—2014年黄河源区多年月平均ET与气温和降水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河源区夏季ET数值较大的原因不是
A.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较强
C.降水较多
D.太阳活动剧烈
【小题2】黄河源区冬季ET主要于
A.地表植被蒸腾
B.土壤浅层水分蒸发
C.水面水分升华
D.人类活动水分排放
【小题3】下列关于黄河源区ET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ET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
B.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
C.冬季大于降水量,夏季小于降水量
D.秋季低于气温值,春季高于气温值
同类题4
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两条不同年份全年相对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以下三题。
【小题1】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早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小题2】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小题3】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
同类题5
图为某河流流域图,读图回答下题。
【小题1】甲乙两地自然带明显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暖流
B.寒流、地形
C.寒流、大气环流
D.地形、大气环流
【小题2】该河与莱茵河相比,其航运价值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短缺
B.经济落后
C.水流急
D.河道浅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