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通常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是( )
A.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B.多年平均蒸发总量
C.多年平均补给总量
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07 12:51: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运用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该图表示我国东北地区的水循环,则( )
A.①的水量与③的水量相等
B.②导致地表高低起伏
C.③是地下径流的之一
D.①②③④促进了区域的水资源更新
【小题2】如果该图表示我国长江流域经济活动方式,则( )
A.上游城市应充分利用城市化推动工业化
B.中游城市因资源丰富导致城市潜能最大
C.下游城市因交通条件好导致联系强度大
D.环节④的流动方向与产业转移方向相反
同类题2
2014年11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指通过自然和人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使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左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正在建设的下凹式道路绿化带,右图是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凹式绿化带的建设对右图中城市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不变
【小题2】“海绵城市”的建设
A.不利于地表污水的排走
B.导致地下水位升高,地基塌陷
C.有利于雨水的收集,并能减轻城市内涝
D.有利于发挥绿化带的道路隔离作用,减少交通拥堵
同类题3
读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该城市水循环系统由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两大系统组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④⑤⑦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大气降水
D.跨流域调水、蒸发、下渗、人工降水
【小题2】图中人类对城市水循环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③
B.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④
C.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⑤
D.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⑥
同类题4
列地理现象中,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
A.塔里木河
B.密西西比河
C.青海湖
D.洞庭湖水分蒸发
同类题5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A.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对地表形态影响小
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D.使海平面上升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