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上世纪70年代初期,北京市开始大规模开采地下水,至90年代,地下水利用超过地表水.针对北京市水资源的现状,2012年7月1日《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正式施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地下水被大量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骤减
B.森林覆盖率高,蒸发量增大
C.城市规模扩大,需水量增加
D.土壤污染严重,耗水量提高
【小题2】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
B.控制水汽输送,有效改变水循环模式
C.增强节水意识,减少本地动植物种类
D.防治水体污染,实施跨流域引水工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3-06-26 09:22: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世界三个国家跨流域调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水源地和供水区的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
A.图1
B.图2
C.图3
D.图1和图2
【小题2】图2调水线路施工中遇到最大的技术难题为( )
A.开挖尼罗河水道
B.沿途荒漠生态保护
C.输水隧洞穿越运河
D.西奈半岛输水渠
【小题3】跨流域调水对受水区域的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受水区的水域面积,有利于水循环 ②增加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含水量,形成局部湿润地区,改善受水区的气候 ③利于发展灌溉农业和高耗水工业 ④补偿并调节河湖水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 ⑤减少地下水的开采,利于防治地面沉降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同类题2
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中新网2009年2月5日电综合消息,自去年入冬以来,北方大部分地区旱情持续发展,目前,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普遍达到中到重度干旱,部分地区达到特重程度。面对特大干旱,农业部启动抗旱一级应急响应,国家防总也启动Ⅱ级抗旱应急响应。
(1)图中①②③表示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其中①是
__
,②是
___
,③是
。
(2)从位置上看,旱灾严重区主要集中在
(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受灾粮食作物主要是
___
。为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我国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
。
(3)图中②自然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治理的根本措施是
。
(4)从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来看,A地区的重要任务是
,B地区的重要任务是
。
同类题3
据联合国最新统计: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口极度缺水。据此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位于赤道附近新加坡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其原因主要是( )
A.新加坡的年降水总量十分稀少
B.工业高度发达,水污染严重
C.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但季节分配不均
D.新加坡年降水总量丰富,但缺少河湖蓄水
【小题2】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 )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
②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小
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小题3】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同类题4
过量开采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A.在华北平原地区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土壤盐渍化
B.地下水位上升,形成地下漏斗区
C.在城市地区会引起地面下沉,使地上建筑物塌陷
D.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倒灌,水质变坏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内蒙古的经济版图上,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呼包鄂区域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新兴的鄂尔多斯市在丰富的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资源基础上工业迅速崛起。
材料二:呼包鄂附近区域图
材料三:2008年鄂尔多斯市工业产值增加值构成图
(1)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
,其形成的原因是
。
(2)河套平原形成“塞上米粮川”,其优势自然条件是
,农业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人为原因是
。
(3)简述呼包鄂区域发展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