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文化的熏陶,呼唤生态道德;中国大自然文学热方兴未艾,必将迎来属于它的文艺复兴。
②面对飞速发展的中国海军,作为曾经的海军大国的俄罗斯已经望其项背,中俄两国海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③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我们肩头不可推卸的使命、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画家、诗人联手打造的“扬州好人”画像配诗展在扬州文化馆展出,参观着不绝如缕。
⑤武汉要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得有千金买骨的气魄,必须以人为本,要在人才质量以及如何发挥人才作用上下功夫。
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警陕西总队铜川支队时时处处做表率,通过以上率下形成上行下效的强大效应,推进学习教育落地落实。
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⑥D.①⑤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4-28 09:04: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李鸿章正是在固化的秩序里开始酝酿他的改革。然而他在事先已被祖先确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所谓改革是完全 。即使他兴办机械局、矿务局、铁道局、电报局,直至 地创建了那支亚洲规模最大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军队将领皆从英国留学归来,军事操练皆用英语,然而在这位雄心勃勃的大臣面前,那个薄暮中的王朝就像一台过度破损的机器,早已发挥不出它应有的效率。只有它的礼制,还在按照千百年前的模样    地运作着,如总督签押房里那座古老的自鸣钟那样,各个机件严丝合缝,准确无误,容不得一粒尘沙。正是在各种严格的 中,王朝神圣不可侵犯的秩序精神得以维持,这使得王朝至少能在表面上看像点模样。

李鸿章像巧手的工匠一样富于敬业精神,他意识到了要改变些什么。(    )技术上的进步已经于事无补。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惺惺作态的更符合历史逻辑的官员们。对于一个道德底线已经彻底崩溃的社会来说,对它进行局部修补,使它维持得久一点,对于大多数人反而是一种痛苦,倒不如摧其速朽,使所有的灿烂与阴影都化成无尽的尘埃。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无济于事   苦心孤诣   有条不紊   繁文缛节
B.杯水车薪   苦心孤诣   慢条斯理   细枝末节
C.无济于事   处心积虑   慢条斯理   繁文缛节
D.杯水车薪   处心积虑   有条不紊   细枝末节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B.尽管从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中,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C.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抵消掉。
D.然而在整个社会巨大的惯性作用面前,个人的一点有限努力很快会被无情地消解掉。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B.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
C.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所以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惺惺作态的官员们的行为更符合历史的逻辑。
D.李鸿章没有找到合适的力量支点,因为没等他迎来真正的辉煌,所有的业绩就已经幻化为无形,倒不如那些行为更符合历史逻辑的惺惺作态的官员们。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