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常年有水的水库观测数据,其中11月至次年3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观测困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11月份覆盖与无覆盖条件下,水库蒸发量差异很小,原因可能是
A.水面干涸
B.风速增大
C.水库结冰
D.水质变差
【小题2】与覆盖前相比,覆盖后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
A.降水增加
B.增加大气温度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减少蒸发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4-27 06:03: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M③、N④分别示意两种地形类型。按照其形成时间的先后,正确的判断是
A.①②N
B.①②M
C.M①②
D.MN②
【小题2】图示区域水循环及其河流、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区域水循环参与了①处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
B.图示区域水循环活跃程度7月大于1月
C.图中河流干流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地形因素
D.图示区域水循环总量的减少与图中湖泊关系密切
同类题2
读某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及甲河中上游某测站的径流量分配图。完成下题。
【小题1】聚落分布北多南少是因为北部地区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地形平坦开阔 ③夏季降水丰富 ④远离火山地震带 ⑤气候温暖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⑤
【小题2】图中甲河
A.径流量稳定
B.水能资源丰富
C.航运价值较高
D.以冰雪融化补给为主
同类题3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城市道路绿化带景观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四幅图中的城市道路绿化带,最能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图a
B.图b
C.图c
D.图d
【小题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地表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同类题4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小题2】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同类题5
伏尔加河流域年降水量多在300~ 600毫米。伏尔加河河水清澈,其径流量占注入里海径流总量的80%以上。二十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前苏联对伏尔加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梯级开发。下图为伏尔加河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伏尔加河径流的主要是
A.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
B.夏季的高山冰雪融水
C.秋季的锋面气旋降水
D.冬季午后的对流降水
【小题2】伏尔加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为周边人们的生产生活大量供水,这可能导致
A.里海北部的盐度降低
B.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C.里海生物多样性增加
D.河口三角洲面积增大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