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
材料二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1)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作用是。
(2)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产生直接影响的环节是字母。能够使H的储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
(3)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夏季风的是。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1-10 01:01: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示意某国在三角洲地区修筑的一系列设有水闸的堤坝。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流经该三角洲的河段
A.夏汛明显
B.结冰期长
C.含沙量大
D.流量平缓
【小题2】该地堤坝闸门的打开或关闭依具体情况而定。当闸门关闭时,最可能是
A.农田急需灌溉
B.河流丰水期
C.风暴潮来临
D.水道淤塞严重
同类题2
如图,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的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A.①
B.③
C.④
D.⑤
同类题3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a为岩浆岩,b为沉积岩),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名称。D_______E_______F_______
(2)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 甲:_______乙:_______;地表形态甲处是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
(3)若在此图中修建地下隧道,从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运动等方面考虑,在甲、乙两处中应该建在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
(4)甲、乙之间植树造林所起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
同类题4
读“海绵城市示意围”,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影响是
A.减少遇水下渗
B.增加地下径流
C.减少地表蒸发
D.增加水汽输送
【小题2】“海绵城市”与传统“大雨快排”措施的差别是
A.“快排”措施增加了城市的可用水量
B.“快排”措施与纯自然水文环境相仿
C.“海绵城市”增大了城市地表排水量
D.“海绵城市”提高城市抗旱防涝能力
同类题5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西运城及河东盐池略图。
材料二:盐池湖水富含食盐,在南风盛行的季节,湖边盐田常有“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的奇特现象。
材料三:运城市地处汾河谷地的最南部,南临中条山。为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显著,寒潮多发。
(1)简析湖边盐田“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现象的原因。
(2)总结黄河①河段水系的显著特征。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