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参加考试后,杜甫等候结果,却永无下文,这是李林甫在从中作崇。
B.在政风腐败、边疆失利、民生凋蔽的时代,玄宗的奢侈生活却有加无已。
C.那地主放出一个谣言,说他们揭竿造反的时候,杀死了一个地主。
D.时而是人们所说的嘻笑怒骂,时而是战胜痛苦之后的动人的微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6-05 12:01: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日前,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这些老人自愿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一直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一些人认为宁剩毋缺、宁多毋少才够档次,以为一掷千金、挥霍无度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追逐奢华。太史公高呼:“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司马光告诫后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13亿人积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的是
A.蹿(cuàn)红莘(shēn)莘学子奢靡(mí)宁(nínɡ)剩毋缺
B.蹿(cuān)红莘(xīn)莘学子奢靡(mǐ)宁(nìnɡ)剩毋缺
C.蹿(cuān)红莘(shēn)莘学子奢靡(mí)宁(nìnɡ)剩毋缺
D.蹿(cuàn)红莘(xīn)莘学子奢靡(mǐ)宁(nínɡ)剩毋缺
【小题2】(小题2)文中划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掷千金B.一饱之需
C.厉行节约D.积腋成裘
【小题3】(小题3)材料中的保洁员形象,作者最认同的一项是
A.自食其力者B.传递理念者
C.追随时尚者D.哗众取宠者
【小题4】(小题4)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B.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他擅长诗歌写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
C.《史记》也叫《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3000余年的历史。
D.《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的司马迁和他的助手等人编纂而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的发展证实了马寅初《新人口论》a的正确性和预见性。人们用“错批了一个人,多增了三个亿”来形容这段残痛的学术冤案。马老百年后他的墓前有一副挽联写道:旧社会不畏强暴,敢怒敢言,爱国一片赤子心,深受国人敬重,b新中国严谨治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屈挠,堪为晚辈楷模。

记得卞毓方先生在写马寅初的文章中,曾经写到思想者的命运有三种:一种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稳当,但是之在前,忽焉在后,转瞬就有可能化作 。一种是思想超前半步,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起大棒申斥,已被社会前进的脚步裁判为真理。一种是思想领先百家,超越时代,注定要被视为异端斜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正是这种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竖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c曹雪芹愤世疾俗,慷慨悲歌;未来的先知思想者或许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昌明民主,环境越来越宽松包容,    越来越健全规范。但思想者尤其是领先时代的先行者,注定“阳春白雪,和者盖寡”d守真理,仍需要   的品格,需要耐住寂寞甘之如怡的心理定力,及“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献身精神。

【小题1】文中加点字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功利   异端斜说   (zhān)之在前B.残痛   甘之如怡   (hè)者盖寡
C.竖子   愤世疾俗   (1ūn)起大棒D.申斥   昌明民主   (kè)守真理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第二段横线处的词语或短语,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日黄花 法治 我行我素B.明日黄花 法制 特立独行
C.过眼云烟 法制 我行我素D.过眼云烟 法治 特立独行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aB.bC.cD.d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