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带一路”的提出虽然到现在只有短短的4年时光,但它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史上记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②为将事故的危害减到最小,本县领导应对迅速,连夜乘车赶往出事点,下车伊始便认真查看具体情况,指挥调度,赢得了群众和媒体的普遍好评。
③古往今来,写乡愁离愁的诗句罄竹难书,为什么余光中的诗句写进课本,写进人们心中,历久弥新,引起两岸中国人广泛的共鸣呢?
④魏其侯窦婴和太仆灌夫,失权赋闲之后互援互助,虽然夹杂着意气用事的成分,但更多的是相濡以沫的精神。
⑤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快速发展,“创客”辈出,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越要登高自卑,脚踏实地。
⑥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图书销售表现抢眼,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令人震惊。
A.②③⑥B.①④⑥C.①④⑤D.②③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6-19 11:40: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在___________古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新疆现代农牧业的发展和城乡物资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史载显示,距今约3000年左右,居住在新疆的古老民族就从事渔猎和养畜,当时被称作“奇畜”的骆驼已作为驯服的家畜之一。骆驼给予人类甚多,所求甚少。劳累一天,在戈壁荒漠上觅些随处可见的食物,什么骆驼刺、红柳枝、芦苇、胡杨叶等,都吃得津津有味。即使在连骆驼刺都不生长的地方,它也无所畏惧,凭着高耸的双峰中___________的养分,抵御饥渴,十几天不喝一滴水,仍然可以载人驮物。深夜,它又用自己的身躯围成“城垣”,为行人抵挡风沙、寒冷。一队队的骆驼,驮着精美的丝绸、华丽的绢帛,___________地往来于西域交通大道上。走在这一串串骆驼商队前面的,往往还有一个神情沉毅、___________的“西域牵驼人”。“古丝道”上的这种画面,(   )。近年来在陕西、河南等地的唐墓里,经常可以发现驮负重物的骆驼俑,高昂着头,稳迈着步,似乎正在漫漫戈壁、茫茫沙海中行走。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创 储藏 络绎不绝 曾经沧海B.开辟 储存 络绎不绝 饱经风霜
C.开创 储存 川流不息 曾经沧海D.开辟 储藏 川流不息 饱经风霜
【小题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据史载显示,距今3000年左右,居住在新疆的古老民族就从事渔猎和养畜,当时被称作“奇畜”的骆驼已作为驯服的家畜之一。
B.据史载显示,距今约3000年,居住在新疆的古老民族就从事渔猎和养畜,当时被称作“奇畜”的骆驼已作为驯服的家畜之一。
C.据史载,距今3000年左右,居住在新疆的古老民族就从事渔猎和养畜,当时被称作“奇畜”的骆驼已成为驯服的家畜之一。
D.据史载距今约3000年左右,居住在新疆的古老民族就从事渔猎和养畜,当时被称作“奇畜”的骆驼已成为驯服的家畜之一。
【小题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反映在我国古代作家的著述里,也是唐代彩陶和织锦工艺的主题
B.不仅是唐代彩陶和织锦工艺的主题,也反映在我国古代作家的著述里
C.我国古代作家的著述里不仅有反映,也是唐代彩陶和织锦工艺的主题
D.不但成为唐代彩陶和织锦工艺的主题,而且反映在我国古代作家的著述里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