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手机里存储的数据都是由0和1排列成的二进制数字组成的,它们   ①  会占用存储器的物理空间,   ②  能让手机变得“更重”,   ③  增重太过微小,难以察觉。存储的字节   ④  会有物理重量,   ⑤  闪存用捕获电子的办法来区别0和1的符号串——当电子的数量一定时,   ⑥  被捕获的电子就会获得更高的能级,从而质量就会增加。
 






A
不仅

只是
之所以
是因为

B
只有

但是

于是
或许
C

而且
因为
如果
那么
所以
D


尽管
既然
使
那么
 
A.AB.BC.CD.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0-21 01:48: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一个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 桥去。车从桥边跚地 陡坡,一些士兵在帮着 轮辐。卡车嘎地驶上坡就开远了,把一切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的尘土中躅着。但那个老人 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海明威《桥边的老人》节选)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字形和字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dài)眼镜   路(páng)    —(zuó)
B.(fú)桥 (pán)跚 (zhí)躅
C.轮(fú) (gá)嘎   (lúo)车
D.(pōu)在 脚(huái)   (xié)坡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涌过   挪上   推动   却
B.挤过   爬上   挪动   还
C.涌过   爬上   推动   却
D.挤过   挪上   挪动   还
【小题3】对上面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个场面描写,由路边歇脚的老人、浮桥上嘈杂拥挤的人群、运送物资的士兵、 以及踯躅的农夫等构成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B.本段文字,首尾运用两个特写镜头,鲜明地勾画出一个满身尘土、疲惫不堪、孤独无助、病入膏肓的老人的形象。
C.本段文字几乎一笔一景,惟独对老人着重笔,且分置首尾,体现了注重语言的轻重匀称,结构的错综的特点。
D.本段文字,语言简约,不事渲染,淡化主观色彩,但包蕴丰富的内容,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