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松弛 回溯 脉膊  出人头地B.辨认 家具  震撼  穿流不息
C.宣泄 陷阱 修葺  金榜提名D.针砭 坐落  恻隐  出奇制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7-02 05:17: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元宵上市,让人们首以待的新年高潮到了——元宵节。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月当空。春节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张灯结,男男女女都踏月、看灯,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而美丽。人们每每_______地制成各样的冰灯,______,是好看。在旧社会里,过年是与迷信分不开的。腊八粥,关东糖,除夕的饺子,都须先用来养神佛,神佛享之后再留给人们。除夕要接神,大年初二要祭财神,吃元宝汤(馄),现在大家都不迷信了,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现在的儿童只奋地过年,而不受那迷信的________。一样的九同庆,以前,人们是托神鬼的佑,现在是要靠大家自己开创。

【小题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一(fù) 火(chì) (qiào)首以待
B.是(shà) (gōng)养 (hào)月当空
C.(xīn)享 馄(tun) 张灯结(cǎi)
D.(xīng)奋    佑(bì) 九(zhōu)同庆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出心裁   巧夺天工   熏陶
B.标新立异   玲珑剔透   熏染
C.独出心裁   玲珑剔透   熏染
D.标新立异   巧夺天工   熏陶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日前,烟台大学7位保洁员吃学生剩饭的照片蹿红网络。这些老人自愿食用学生的剩菜剩饭,只是为了向莘莘学子传递“节俭是一种习惯”的理念。
其实,我们一直是一个崇俭抑奢的民族。《左传》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李商隐《咏史》诗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浪费现象悄然流行。一些人认为宁剩毋缺、宁多毋少才够档次,以为一掷千金、挥霍无度才算有面子,于是个人消费竞相攀比、追逐奢华。太史公高呼:“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司马光告诫后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厉行节约,13亿人积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的是
A.蹿(cuàn)红莘(shēn)莘学子奢靡(mí)宁(nínɡ)剩毋缺
B.蹿(cuān)红莘(xīn)莘学子奢靡(mǐ)宁(nìnɡ)剩毋缺
C.蹿(cuān)红莘(shēn)莘学子奢靡(mí)宁(nìnɡ)剩毋缺
D.蹿(cuàn)红莘(xīn)莘学子奢靡(mǐ)宁(nínɡ)剩毋缺
【小题2】(小题2)文中划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掷千金B.一饱之需
C.厉行节约D.积腋成裘
【小题3】(小题3)材料中的保洁员形象,作者最认同的一项是
A.自食其力者B.传递理念者
C.追随时尚者D.哗众取宠者
【小题4】(小题4)下列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
B.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他擅长诗歌写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
C.《史记》也叫《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中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长达3000余年的历史。
D.《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北宋的司马迁和他的助手等人编纂而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