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科幻电影中智能机器人滥杀无辜,最终成为“人类终结者”的可怕场景并非杞人忧天,这应是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②熊猫饮水时,总是喝得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③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必须注意日常行为中的细微之处,要有一叶知秋的眼光和头脑。
④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少年进行 “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⑤专家指出:背诗词,一定要从童年开始,长此以往,才能达到像《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选手那样令人惊叹的诗词储备量。
⑥为什么人言可畏?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毁谤,积累下来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那是一种铄石流金的力量。
A.①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7-08 06:16: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至今、绵延百代  的。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商品进口国及匠人之国,而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的“中国制造”  。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就是例证,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利比萨斜塔的倾斜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面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  ,就连今人也定会竖起大拇指。
中国古代工匠他们把对自然的敏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出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A.孜孜以求  闻名遐迩  精益求精  匠心独运
B.孜孜以求  如雷贯耳  千锤百炼  匠心独运
C.梦寐以求  闻名遐迩  精益求精  独辟蹊径
D.梦寐以求  如雷贯耳  千锤百炼  独辟蹊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从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地球生命历经了五次演化: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大约有85%的物种灭绝;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是3.65亿年前,海洋生物遭到重创;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是2.5亿年前,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第四次物种大灭绝是1.85亿年前,80%的爬行动物灭绝了;而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第五次物种大灭绝,使得存在于地球达1.6亿年之久的恐龙灭绝了。(    )。

在地球生命演化中,在所有灭绝的物种里,恐龙是最重要也最 的。40多亿年间发生的无数偶然事件造就了今天地球上的 。与地质历史上远古生物的多样性相比,人类只是

地球在承载着生命与人类文明的同时,在过度开发、水质污染、植被破坏的影响下,地球已经 数量庞大的人口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在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然而,地球资源毕竟是有限的,按照现在的开采速度和强度,地球会不会有“弹尽粮绝”的一天?当前最为急迫的事情就是维护、保护好物种之间的多样性平衡,使整个自然界保持蓬勃生机。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五次物种大灭绝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
B.恐龙等物种被灭绝主要是由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造成的
C.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是造成地球上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D.造成地球上主要物种灭绝的原因是地质灾难和气候变化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难以置信   大千世界   沧海一粟   疲惫不堪
B.确信无疑   芸芸众生   九牛一毛   不堪重负
C.确信无疑   大干世界   九牛一毛   疲惫不堪
D.难以置信   芸芸众生   沧海一粟   不堪重负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数量庞大的人口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在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使得地球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
B.数量庞大的人口在分分秒秒、日日夜夜地向地球索取自然资源,地球承担着巨大的生态压力。
C.人们日日夜夜、分分秒秒在向地球索取数量庞大的自然资源,巨大的生态压力让人难以承受。
D.人们在分分秒秒、日日夜夜地向地球索取数量庞大的自然资源,还要承受着巨大的生态压力。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