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些所谓的“高考满分作文”针对社会发展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大肆批判,看似针砭时弊,实则拒绝承认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努力。
②抄袭是对学术、文艺生态的粗暴破坏。但是有一些公众在为抄袭者辩护,民间甚至还有“天下文章一大抄”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扭曲的价值观。
③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也有联想的意义。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④近年来,网络购物已成为广大消费者购物的重要方式甚至首选方式。维护网络购物秩序,首当其冲的是要维护网络购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⑤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我们必定能够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⑥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激战正酣。在备受世人瞩目的揭幕战中,东道主俄罗斯队兵不血刃,以5:0的比分轻松战胜对手沙特队。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7-16 04:50: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人常常喜欢对历史人物做二元对立的选择,无意中就忽略了文化人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文化性格的多样性和多元性。如胡适、鲁迅的文化人格中,有追求儒家之大义和兼济天下之襟怀以及自由民主精神,但胡适在对公平、公正、平等诸多理念的追求中所形成的那种达观、宽容、平静、深邃的风格,与鲁迅为真理________、不惜自我牺牲并敢于自我剖析、直面人生痛苦而意气难平的那种________式的呐喊与抗争的精神,_________,两人的精神、人格魅力反而更加清晰。二人__________,共同开创了新文化运动的生动局面,并构筑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内核。但胡适与鲁迅的新与旧、中与西、精神与物质、保守与激进、革命与反动,这些贯穿于中国现代化之命题,将继续困扰我们。鸣呼,胡适、鲁迅其价值意义殊非言语能简单道断,( ),这是文化的悲剧,还是我们的悲剧?
【小题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儒家之大义和兼济天下之襟怀共有,都有对自由民主精神的追求
B.都有儒家之大义和兼济天下之襟怀,都有对自由民主精神的追求
C.都有儒家之大义和兼济天下之襟怀,都有自由民主精神的追求
D.儒家之大义和兼济天下之襟怀共有,都有自由民主精神的追求
【小题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生命底蕴的真谛常人很难道尽
B.常人很难道尽其生命底蕴的真谛
C.其生命底蕴的真谛亦非常人所可尽道
D.非常人很难道尽其生命底蕴的真谛
【小题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出生入死   面目可憎   相互映衬   相反相成
B.赴汤蹈火   面目可憎   欲盖弥彰   相辅相成
C.出生入死   金刚怒目   欲盖弥彰   相反相成
D.赴汤蹈火   金刚怒目   相互映衬   相辅相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