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涝灾害损失的主要部分已经转移到城市,洪涝的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现有668座城市,其中639座有防洪任务,占96%。
据此及下图“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改变为
A.增加了④环节
B.减少了①环节
C.增加了③环节
D.减少②了环节
【小题2】城市多发洪涝灾害的原因为:
①许多城市沿江、滨湖、滨海或依山傍水
②有的城市位于平原低地,经常受到洪涝的威胁
③与农村相比,城市的人口和资产高度集中,灾害损失要大得多
④城市防灾意识差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1-27 03:08: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甲湖泊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历史上甲湖泊曾经是一水浅面积大、水温较附近深水湖高的湖泊,湖水几千年来从未干涸。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该湖泊却突然消失,被称为“死亡之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
A.陆地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小题2】甲湖泊干涸过程中,其湖水主要进入( )
A.岩石圈
B.水圈
C.大气圈
D.生物圈
【小题3】若该地区地壳相对稳定,则导致甲湖泊干涸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植被破坏
B.降水量减少
C.气温升高
D.人口剧增
同类题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循环,B地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循环和________循环。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_河,判断依据是_______
_。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城市,原因是______
_。
(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外因__________。
同类题3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上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
A.乙为海洋,甲为陆地
B.我国的夏季风属环节②
C.环节①为径流输送
D.环节②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小题2】若上图表示水平大洋环流示意图,且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上平分,则该环流中易形成规模型渔场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同类题4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乙地的地质构造是
,丁地的地质构造是
。(2分)
(2)图中②环节的名称是
,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
循环,此循环可使
水得到补充和更新。(3分)
(3)甲地地貌是
,简述其形成原因。(2分)
(4)出图中丙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3分)
同类题5
“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多见于城市新住宅区园林设计,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雨水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小题2】该类的雨水处理方式,主要目的是( )
①.补充城市地下水 ②.解决城市缺水 ③.减缓城市内涝 ④.提高居住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