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题1】甲、乙两湖的名称分别是
A.洞庭湖、太湖
B.鄱阳湖、太湖
C.滇池、青海湖
D.洞庭湖、巢湖
【小题2】20世纪末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
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
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1-19 06:50: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陆上内循环的是 ( )
A.g→b→c→d
B.a→b→c→d
C.f→a→c→e
D.g→e→f→a
【小题2】下列事像能实现图中a功能的是 ( )
A.长江
B.塔里木河
C.夏季风
D.长白山森林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碱淖(如图8)是我国4A旅游景区,主要休闲旅游项目为观鸟、食鱼、橡皮艇等。红碱淖原为低洼沼泽地,1929年面积不足2km
2
,1958年周边地区疏通排水渠,20世纪60年代连年水灾,面积增至70km
2
,成为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由于工农业的发展和气候变化使湖面水位急剧下降,至2015年12月湖面仅存25.5km
2
。
(1)分析红碱淖从沼泽地变为淡水湖的原因。
(2)分析近10多年来红碱淖水位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3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10-15千米
B.15-20千米
C.20-25千米
D.25-30千米
【小题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④地表径流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同类题4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水系功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河流的水文特征及产生旱涝灾害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年水量变化大,汛期在夏季,含沙量小
B.上游支流多,下游河道窄、浅,淤塞,严重排水不畅;
C.水量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容易产生旱灾
D.与图中湖泊的水量具有互补关系
同类题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叶尼塞河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是什么?
(2)简述A~B河段的水文特征。
(3)该区域南部大量出口有色冶金产品,试说明该区域南部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