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中的桃花河位于我国鄱阳湖平原地区某村,村民为了方便从水循环的角度解释冰期时大陆桥出现的原因。灌溉,开挖了两条水渠,并在河中修筑两条低矮的水坝(低于河水水面)。
(1)简要说明图中水坝的作用。
(2)推断图中水渠利用率较高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3)甲处泥沙堆积较快,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其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2-12 06:04: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古丝绸之路北道的火焰山是吐鲁番著名的景点之一。该山以红色的花岗岩反射阳光而闻名遐迩,因此这座火焰山又称“红山”,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图中a处“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阳光暴晒崩落,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
【小题2】坎儿井是吐鲁番盆地重要的引水工程,当坎儿井水量最大的时候( )
A.喜马拉雅山雪线降低
B.北极科考的最佳季节
C.直布罗陀海峡风大浪高
D.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同类题2
下图为黄河部分河段示意图,据图中所提供的的信息,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A、B两河段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河段水量小于B河段,但水质要好于B附近河段
B.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最大,所以水量小
C.B河段径流量明显增大,因为有众多支流注入
D.B河段工农业及生活废水排入量大,所以水质更差
【小题2】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甲以水土流失为主,乙以荒漠化为主
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C.甲以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D.都以荒漠化为主
【小题3】土壤盐碱化是图示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障碍,其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B.春季气温升高快,蒸发旺盛
C.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D.过度放牧,水土流失严重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边缘某河流附近1月份和7月份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为1.5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的流向为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北流向东南
C.北流向南
D.东南流向西北
【小题2】甲处1月份与7月份的水位相差
A.1.5米
B.3米
C.2米
D.2.5米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下图为辽河流域局部区域图。
(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原因。(8分)
(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原因。(6分)
同类题5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世界某国略图和甲城气候统计资料。
材料二:R
2
河是发源于甲国的一条内陆河,它每年泛滥,使两岸的土壤肥沃,而在泛滥地区以外则是沙漠。近年来,随着R
2
河上游种植业的加大开发,沙漠化现象加重。
(1)分析甲城的降水特征。(2分)
(2)说出R
1
河流的汛期并分析原因。(8分)
(3)分析R
2
河沙漠化现象加重的原因。(4分)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农业的区位选择
长江流域的开发与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