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下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③⑦分别表示
A.地表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地下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D.跨流域调水、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小题2】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2-12 12:01: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6年1 1月,长沙市政府发布工程方案,提出全面启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到2030年时,湖南长沙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在试行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里,定义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以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下图是“海绵城市模型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对建造“海绵城市”最确切的理解是( )
A.主要是针对城市内涝而实施的城市雨洪管理措施
B.主要是针对“城市热岛”现象而实施的调节气候措施
C.主要是针对城市水问题而实施的构建城市水生态系统措施
D.主要是针对城市水污染而实施水质净化措施
【小题2】“海绵城市”所构建的水循环系统是( )
A.纯自然的水循环系统
B.高仿真自然水循环的人工水循环系统
C.纯人工的全新水循环系统
D.自然水循环和社会水循环叠加的水循环系统
【小题3】城市海绵体蓄留、净化的水体可低成本用于( )
A.城市居民饮用水
B.城市道路清洁、园林绿化用水
C.工业用水
D.农业用水
同类题2
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甲乙分别示意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构造的地表可能有地下水出露
B.②地质构造比①先形成
C.甲地貌只形成在湿润地区
D.乙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内力作用
【小题2】有关该区域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夏季水循环更活跃
B.图中湖泊减少了区域水循环总量
C.甲、乙地貌的形成与水循环有密切关系
D.图中湖泊对甲地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同类题3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
A.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腾
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下渗
【小题2】下列各因素对②环节强度(由纵坐标表示)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
B.
C.
D.
【小题3】台湾岛水资源在②⑤环节损失占降水量的80%以上,其自然原因是 ( )
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温高 ②地势起伏大,河流短小 ③河流开发利用程度高 ④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多暴雨 ⑤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同类题4
在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地面气温上升至0℃以上时,在高空中则会出现0℃层,此时0℃层所对应的海拔高度就是气象学上说的0℃层高度。下图为我国某地某季节(部分日期)0℃层高度与河流日流量组合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推测,该地最可能是
A.湖北
B.广东
C.新疆
D.浙江
【小题2】图所示季节应该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同类题5
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下图为咸阳—潼关河段纵坡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三门峡水利枢纽对下游地区的主要作用有
①防洪 ②减缓河床沉积速度 ③航运 ④保持水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三门峡水利枢纽对上游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①上游地区的潼关水位下降 ②加快上游渭河的净化速度,提高水质
③加剧渭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④改善渭河河段的航运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类型及其主要环节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