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勇往直前的汩汩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    
[2]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    的心境。
[3]时间的长河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
A.清莹淡薄流失B.轻盈淡泊流失
C.轻盈淡薄流逝D.清莹淡泊流逝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2-06-26 08:51: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大多已经习惯了“垃圾扔掉就不存在了”的认知,但真实的情况却 。以杭州为例,唯一一座垃圾填埋场已经埋了将近100米高,(    )事实上,不仅是在杭州,全国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垃圾堆正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所以从源头减量入手,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已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 ,“垃圾分类”成了上海人民无论男女老幼都必须参加的“考试”。各种知识点和“考试” :哪些是湿垃圾,哪些是干垃圾,如何分类……上海在立法方面走在了前面,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当然,垃圾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需要人们克服一点生活中的不便,主动走向文明。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触目惊心 刻不容缓 施行 纷至沓来
B.骇人听闻 刻不容缓 施行 络绎不绝
C.骇人听闻 迫在眉睫 实行 纷至沓来
D.触目惊心 迫在眉睫 实行 络绎不绝
【小题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要停用它一周,垃圾就将把杭州淹没。
B.只要它停用一周,杭州就将被垃圾淹没。
C.它只要被停用一周,杭州就将被垃圾淹没。
D.它只要被停用一周,垃圾就将把杭州淹没。
【小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在杭州,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
B.不仅杭州,全国约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
C.不仅在杭州,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
D.不仅杭州,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已深陷“垃圾围城”困局。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知识或者说科学的确切性决定了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可以反反复复地运用,去获得相对确切的 效果。运用知识的人越多,知识的地位就越牢固,由此形成了一种人类共有的意识形态:知识是有用的,经得起检验,因而值得相信,值得崇拜,更值得追求。事实上,知识的“确切性”本身,就已经包含了“可以相信”或“无可 ”的内在因素。例如,“水往低处流”作为一种知识,它的确切性不只是经得起生活的检验,更让人在看到或想到位势高低落差时,确信一旦有水流过,绝对不会从低处流向高处。可见,“确切性”就是某种相信、信赖甚至于信仰的别名。基于此,(    )。他们相信知识、运用知识和追求知识。他们清楚地知道,与“确切性”为敌,是不可能胜利的,也是很 的。

神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复杂原因。它以人类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的精神活动,构造了一个超然的思想体系,   出了一个极致完美的理想世界和超现实的终极善者,譬如上帝。

【小题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预设 质疑 荒唐 推演
B.预期 置疑 荒唐 推演
C.预期 质疑 荒诞 推算
D.预设 置疑 荒诞 推算
【小题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的求知者是为数众多的
B.聚集在知识或科学领域里的求知者是为数众多的
C.为数众多的聚集的求知者是来自知识或科学的领域
D.知识或科学领域里,聚集了为数众多的求知者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