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小郭球技精湛,心理素质出众,并且屡屡在关键的时刻拯救球队,这么优秀的球员,如果放在替补阵容中,真是暴殄天物
②有人写公文,习惯提起笔来就引上几句与主题毫不相关的诗词警句,拐弯抹角,言不及义,这种浮华的文风不值得提倡。
③当下宣传健康的文章满天飞,一些媒体发布的保健信息鱼龙混杂,人们想要科学养生,还真的需要用一双慧眼仔细地辨别。
④《另类旅行》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百宝箱,收集了天下的奇闻趣事,异彩纷呈,作者笔走龙蛇,领着读者一起体味异国的风情。
⑤走在白云山的小径上,翩翩起舞的蝴蝶和五彩缤纷的野花在阳光下相映成趣,引人入胜,“白云风景岭南秀”真是名不虚传。
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在教学中不能喧宾夺主,先进的媒体技术只是传授知识的手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落实才是关键。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④⑥D.③⑤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9-30 03:52: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教育的普及、出版的繁荣、互联网的兴盛,使得知识获取的成本大大下降。“学好数理化”不再成为求知边界,通识教育正不断打开知识视野。因此,若以知识宽度论,今天学子可以完胜过去。然而,广度之外,同样需要有深度。书不多,反能精读以致“       ”;诱惑少,所以 不断钻研。将有限的注意力资源用到最有效的地方,才会有“ ”的成就。因此,既要重视知识的宽度,也要重视学习的深度,在努力扩大知识半径的同时,避免陷入平面化的“知识焦虑”,落入 的学习路径。
既有知识的宽度,又有知识的深度,才能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卓越的见识。当前,许多领域深入发展,创新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芯片技术如何突破?人工智能领域如何推进?东西方文化如何更好交融?这有赖于“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尽管往往在高等教育,但是培养钻研精神却需要从小抓起。面对全球化竞争,教育者需要引导学生,摆脱简单的记诵,在慎思明辨上下功夫;关注知识的积累,更注重思维的锤炼。换句话说,一种好的教育,既教会学生如何数清掉落的苹果,更激发学生思考为何苹果是掉下来而非飞上天。
同时,知识传承很重要,见识的培育更关键。在古汉语中,“知”与“识”相连又有别。知是获取信息,是第一层级;识是具备见解,是更高层级。由知而识,方为智慧。一方面,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才算得上学懂弄通;( )。从路径上说,培养见识,离不开课堂,但也不能囿于课堂,既需要言传,更需要鼓励学生在敏于求知、勤于学习、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过程中去主动领悟与把握。
【小题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另一方面,具备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力、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力、把握时代大势的洞察力,方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容不迫。
B.而另一方面,具备把握时代大势的洞察力、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力、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力,方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容不迫。
C.一方面,具备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把握时代大势的洞察,就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容不迫。
D.一方面,只有具备去伪存真的知识鉴别力、粗中取精的信息筛选力、把握时代大势的洞察力,就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容不迫。
【小题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韦编三绝 心无羁绊 替古人担忧 细大不捐
B.韦编三绝 心无旁骛 铁杵磨成针 浅尝辄止
C.丹书铁券 心无羁绊 铁杵磨成针 细大不捐
D.丹书铁券 心无旁骛 替古人担忧 浅尝辄止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虽然往往在高等教育,但是培养钻研精神却需要从小抓起
B.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尽管常常在高等教育,但是培养钻研精神却需要从小抓起
C.只要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常常在高等教育,那么培养钻研精神就需要从小抓起
D.尽管传授高深知识的使命往往在高等教育,但是培养钻研精神却需要从小抓起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