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滇池是云贵高原上一个呈南北向断裂作用形成的湖泊,历史上其湖岸线发生明显变迁。如图是滇池湖岸线变迁示意图,其中10、100米古湖岸线分别指高于现代湖岸线10、100米的古湖岸线。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通过湖岸线的对比可以推断100米古湖岸线以内( )
A.东岸坡度大于西岸
B.古城海拔高于呈贡
C.湖西岸径流速度较快
D.湖西侧结冰期较短
【小题2】造成图中滇池古湖岸线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地质运动和地貌变化
C.湖泊富营养化,污染严重
D.降水和径流的季节性变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06 11:09: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甲是某著名湖泊,图乙表示其水位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近年来,①、②两线的距离逐渐靠近,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该湖泊冬季水量减少
B.该湖泊夏季水量增加
C.①以内湖底泥沙淤积
D.①、②之间湖底泥沙淤积
【小题2】与③河段河流水文特征不符合的是( )
A.淡水水质
B.夏季断流
C.冬季凌汛
D.夏季洪涝
同类题2
(题文)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是我国积雪、冰川最为丰富的地区。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导致新疆冰雪资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该地区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图甲为新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地区1960—2010年气温、降水、冰川零平衡线(冰川零平衡线是冰川积累区和消融区的界线,在冰川零平衡线上,冰川的积累和消融达到平衡)高度和冰川面积变化图。图乙为该冰川地区2001年和2006年夏季景观图。
(1)简述该地区1960—2010年气候、冰川变化特点,并分析冰川变化的原因。
(2)新疆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试分析气候变化对其流量和汛期的影响。
(3)有人认为气候变化将对新疆绿洲农业产生有利影响,也有人持相反观点。你支持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全长659km,落差254m,其中天生桥至纳贡全长14.5km,集中落差达181m,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能资源十分丰富,西江中下游河段全长343km,落差仅24m,不适合发展水电。红水河流域耕地面积、人口仅为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半多,而西江中下游流域GDP是红水河流域的5倍以上。
材料二:珠江流域图(该河全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
(1)分析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 与红水河段相比,根据河流的航运价值和水源价值,指出西江中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并分析其原因。
(3)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成都平原地区。试从影响产业转移的角度分析众多企业由珠三角迁往成都平原的原因。
同类题4
右图为我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局部图,读图回答8—10题:
【小题1】图中①地与其南北相比,气温高低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偏高距海洋远
B.气温偏低距海洋远
C.气温偏高地势较高
D.气温偏低地势较高
【小题2】图中河流在②河段水量有所减少的自然原因是
①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②农业灌溉大量引用河水
③下渗严重 ④工业发达用水量大 ⑤无大河汇入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小题3】图中城市③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是
A.秦皇陵
B.故宫
C.云冈石窟
D.武当山
同类题5
欧洲的冰川中心有阿尔卑斯冰川中心和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明显。图1中的黄土为第四纪冰期时,冰川对地表岩石研磨成的碎屑,后经风力搬运沉积而成;图中①~④分别为第四纪冰期时的四个冰期范围线(时间先后顺序是③④②①)。读图1、图2和表1、表2,回答下列各题。
(1)比较甲、乙两河河流特征的主要异同点。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明显影响该区域的主要冰川中心并简述第四纪冰期对该区域地表形态的影响。
(3)从俄罗斯资源状况简析其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影响。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堆积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