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贝加尔湖被誉为“西伯利亚明眸”,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泊,面积为3.15万km2,每年封冻期长达5个月。右图为贝加尔湖构造断面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贝加尔湖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体更新速度较慢
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湖区气温年较差较大
D.水资源丰富,利用率高
【小题2】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该处可能发生过地震
B.贝加尔湖主要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
C.贝加尔湖深度可能会减小
D.湖底沉积物主要于湖泊西岸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19 05:04: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沱江是长江上游支流,沱江全长629km,沱江的发源地是四川盆地西北缘的九顶山,沱江大千玉产于沱江河床,经河水和砂石的冲击、磨涮,留下玉料中的精华,秋季是最佳采玉季节。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是四川污染最严重的河流。表1示意四川全省和沱江流域及周边地区主要城市2013年的产业结构,图7为沱江流域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表1
(1)分析沱江流域采玉的最佳季节在秋季的原因。
(2)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沱江流域及周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试从自然和人为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说出沱江流域及周边地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同类题2
坦桑尼亚电力供应不足,水电发展潜力大。图14中左图为坦桑尼亚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基戈马气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坦桑尼亚分布最广的地形类型,并说出判断依据。
(2)分析坦桑尼亚西部发展水电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说出坦桑尼亚西部水电站发电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同类题3
读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甲处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乙处河段洪水期为5月~6月。
(1)简述甲处湿地面积变化特点,并分析其成为世界上最大湿地的原因。
(2)分析乙处河段洪水期形成于5月~6月的原因。
同类题4
在渭河的支流赤水河上,有一处独特的景观——桥上桥。桥上桥的下桥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道光十二年(1832)在原桥上叠建一桥为上桥。图3是桥上桥所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在该区域海拔400~800米的山地与平原之间,分布着山麓洪积扇和黄土台塬。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桥上桥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带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
【小题2】赤水河的水文特征是
A.径流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
C.含沙量小
D.结冰期短
【小题3】叠建桥上桥的主要原因是
A.水位上涨
B.泥沙淤积
C.流水侵蚀
D.地壳上升
同类题5
下图为某区域河流主要补给类型分布图,图例中①②③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依次是( )
A.地下水、雨水、积雪融水
B.地下水、积雪融水、冰川融水
C.大气降水、地下水、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大气降水、积雪融水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