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某区域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湖泊湖水较深的为( )
A.东南部
B.西北部
C.西南部
D.东北部
【小题2】图中河流( )
A.甲秋季输入湖泊泥沙最多
B.甲流量的变化深受湖泊影响
C.乙是湖泊重要的补给水源
D.乙对湖泊面积的变化影响不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9-05-26 11:01: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1)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相比较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图中甲、丁两处相比,气温较高的是_____,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________,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2)若该模式图表示“海滨地区海陆风示意图”,图中甲地为陆地,乙地为海洋,则图中所示情况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夜里的海风
B.夜里的陆风
C.白天的海风
D.白天的陆风
(3)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则“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①、②、③、④中的__环节,③环节是__,__季风使该环节作用显著。
(4)若该图为某大洋的大洋环流示意图,图中④洋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可能有________。(至少答一个)若该图为太平洋中高纬洋流系统,甲乙丙丁四地中有大渔场分布的是________。
同类题2
在海陆间大循环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水汽输送
B.大气降水
C.地表、地下径流
D.海洋水的蒸发
同类题3
下图为四川盆地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雅安素有“天漏”之称,年降水日数多在200天以上。
(1)分析雅安“天漏”的形成原因。
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而言,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近年来,青衣江流域的草地、林地大面积恢复,裸露的深色土壤变为绿地。
(2)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述青衣江流域地表植被变化对近地面气温的影响。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青衣江的河流特征。
同类题4
2015年12月,镇江市入选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海绵城市”是指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存水、净水,需要时把存蓄的水再“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对图中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①增加
B.②减少
C.③减少
D.④增加
【小题2】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同类题5
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塑料盒子的一端用潮湿的土壤分别搭起一座相同坡度的“小山”,从盒子的另一端倒入等量的水,形成“湖泊”;不同的是在其中一个盆子内,将一块微湿的海绵压入“小山”底端的土壤里(见图)。分别用两个喷水壶,往“小山”上洒等量的水,模拟降水。观察、比较两个盒子内水面发生的变化。
【小题1】放有海绵的盒子的水面与另一盒子的水面相比
A.高出很多
B.高出稍许
C.高度相同
D.高度较低
【小题2】(小题2)实验中海绵代表的地理环境是
A.黄土塬
B.沙滩地
C.沼泽地
D.自流盆地
【小题3】(小题3)该实验模拟的地理事实是
A.湖泊能够调节空气湿度
B.坡度变化会改变地表径流量
C.湿地能够吸纳地表径流
D.降水变化能够影响自然环境
相关知识点
自然地理
地球上的水
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